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加剧,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点缀版面的花色品种,而是一种“非文字”的报道形式。作为“非文字”的重要表现方式,图片的编辑艺术显得非常重要,而这种艺术性就体现在图片的选择与编排上。新闻图片的选择需要注重照片传达的关键性瞬间、准确的用形象传达信息,同时还要考虑某些新闻适不适合使用照片等问题。在报纸的编排中,新闻图片的的规格、大小、颜色以及图片与文字的完美配合都是报纸中新闻图片编辑艺术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现有研究而言,学界对人工智能科学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人工智能的理论观照和人工智能助推马克思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向度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问题意识不足、对话缺失、教育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辨识与辩证中明晰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的问题域,在科技与文本中推进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形态建设,在阵地与场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之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制和中国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命题,"中国之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之治"的研究形成热潮。学界主要围绕"中国之治"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未来,应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文本研究,深化研究内容;借鉴其他领域,丰富研究方法,促进"中国之治"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文献计量学来研究马克思著作在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中的影响 力,是时代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结合点,也是分析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以 CSSCI 来源期刊收录且引用马克思著作的 125 篇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研究发现:《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被引用频 次最高;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以来,研究成果增幅明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发文量、引用频次、 下载频次和学术热点引领等方面占据领先位置。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质化研究、补充 思辨研究,不同地区发文单位占比严重失衡等,是新时代进一步借助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 学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境界,对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法,对这一理论成果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呈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历史贡献相结合的研究逻辑,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内涵解读和理论诠释.但由于这一重大命题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拓展,强化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提升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借鉴,进而不断推动对该科学理论的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7.
基于甘肃临夏广河县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培育实践,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计量分析法,总结、提炼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培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甘肃临夏广河县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培育实践主要涉及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和培育者三个方面,受到家庭教育、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培育内容深度较浅、广度不宽,传统培育模式与新兴教育方式相冲突,老中青三代培育者队伍分布不均等问题。建议从理论机制、文化机制和人才机制三方面入手,集推动历史认同、科学技术和实践形态于一体,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一贯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是中国共产党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晶,并作为党的成功经验和传统优势在革命年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改革的各个阶段发挥着巨大作用。毛泽东作为成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立足于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的革命历程和实践经验作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直接来源,为教育和克服工农红军和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新时代下继续研究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既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