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子中 《东方论坛》2007,(2):11-14,74
"共生"思想和"边缘效应"理论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思想是理解边缘文化的理论依据.边缘文化具有众多的历史根据和现实表现形态,并有其特殊的优势.在共生语境中,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之间不断发生双向运动,二者结成共生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 ,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定了美学基本问题 ,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相似文献   
3.
张子中 《学术交流》2006,(9):133-136
目前,我国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城市制度建设、城市人际交往关系、城市的精神生活等非物质方面。实践表明,单纯依靠经济技术的力量是不能彻底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所以,精神生态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精神生态对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造成自然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与城市精神生态危机有关,并且,城市精神生态严重危机有可能带来整个社会的危机。因此,营造健康的城市精神生态,必须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端正对城市的认识,摆正政府的位置,加大对社区的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4.
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不自觉地依从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对汉画像石蕴含的内在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视而不见.对汉画像石的研究,需要在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变革.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期实现汉画像石研究视角的转变.以跨学科的手法,分析了汉画像石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因缘,深入发掘了汉画像石的文化功用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内有识之士提出了建立嫩江流域经济协作区的设想,这个设想是同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的。本文仅就嫩江流域城市发展战略的根据和对策,谈几点看法。关于嫩江流域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根据是: 第一,嫩江流域行政区划与依据历史地理自然形成的经济带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美国城市理论专家伊利尔·沙里宁,把欧洲中世纪自发形成的城市看作是适合于人的生活的“健康细胞”,把近代以来人为建立的工业城市看作是仅仅适合管理的“癌细胞”。这种看法,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行政区划与自然历史经济带之间的矛盾很有启发。行政区划总是以政治功能为主,它不可能完全照顾到自然地理经济关系。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必然与自然地理经济关系发生冲突。在这种行政区划内,有些地区和部门当然要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去发展经济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区域简  相似文献   
6.
拓跋鲜卑与敦煌早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敦煌早期艺术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多都认为那是上承汉墓壁画传统、下启隋唐风格的过渡阶段.即使有人推崇北朝时期的造型艺术具有原始魅力,却没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真正动因.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指出:“中国过去的美术史家,往往只注意汉族的美术,忽略了其他民族的成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应该看到从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国历史上曾有人把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看作“五胡乱华”,如今学术界往往突出中原汉族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忽略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事实上文化交流的作用和影响是互动的双向运动,从来就不存在纯粹的中原汉族及其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单向作用和影响.我国南北朝时期是文化大交流、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敦煌艺术是中外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敦煌早期艺术(主要指北朝时期)既不是机械照搬的舶来品,也不是中原文化单一影响的结果.笔者认为,敦煌北朝时期造型艺术的原始魅力与拓跋鲜卑有关,尽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用并不明显,但这不意味着没有研究的价值.到目前为止,仅有敦煌艺术专家常书鸿先生提出:“汉族文明与西北少数民族鲜卑拓跋族相结合而形成中世纪北魏时代的佛教文化艺术”.由于拓跋鲜卑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依据现有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劳动者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工作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合格人才,而能否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衡量普通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论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育设想,希望能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普世性的价值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它来源于许多民族的共同参与和贡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普世价值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那就是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反弹.普世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极端主义的表现,为避免极端主义,有必要理清普世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多样性的视域中,澄清人们对普世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前城市化消极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1.人口爆炸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口爆炸使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战后的世界人口爆炸与中国解放以来人口增长的幅度以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中国现在面临大城市过度膨胀,城市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必然引起交通拥挤,道路严重不足。城市人均遭路面积低于其它国家水平,如上海市区人均道路面积仅仅是1.8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任务驱动模式是近年来提的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熟练地应用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文章通过对任务驱动教程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具体分析了其教学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为该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