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
怀念沈二哥     
<正> 今年5月10日,是沈从文二哥的骨灰回归故乡凤凰安葬的日子.我们一行五人(宇和四哥,孝棣、孝华和元元)千里迢迢赶来相送.虎雏、小红登上小渔船,把一些骨灰伴以鲜花轻轻地、深情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实际经验为基础,对中国现行的个人形象设计中的风格设计理论提出问题并解答,继而提出了"风格比例"和"风格转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京高校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兼职的情况日益增加,同时大学生在兼职中遇到的种种权益侵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但由于法律规制的滞后、劳动职介市场秩序混乱等诸多复杂原因的影响,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受骗上当或权益受损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发展。因此,需要社会、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个人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兼职权益。  相似文献   
4.
孔子对“道”的理解和阐述包含三个方面:人道、天道和仁道。其中人道着重探讨人特殊的自然性、社会性和道德性;对于天道,孔子采用了“负的方法”论述其重要性,并将宗教情感化的“天”与客观存在的“天”两者有机地加以结合;而仁道则是人道与天道相互交融的体现,是“承天道以扬人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孔子对“道”的理解和阐述包含三个方面:人道、天道和仁道。其中人道着重探讨人特殊的自然性、社会性和道德性;对于天道,孔子采用了“负的方法”论述其重要性,并将宗教情感化的“天”与客观存在的“天”两者有机地加以结合;而仁道则是人道与天道相互交融的体现,是“承天道以扬人道”的过程。   相似文献   
6.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孔子所推崇的三类理想人格,认为衡量三类人格的评价标准是知行合一,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