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提出了一个理想型分析下的激励分析模式。工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经济交换,当工人是一个经济人时,可以找出经济交换对工人的效用无差异曲线;在假定了经济交换对于企业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之后,从工人行为的最大化原则可以分析解雇威胁的作用,不同的工资政策的激励效果,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对于经济刺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澄清了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的确切含义。显著性水平是指零假设为真的情况下,假设检验这种方法形成结论以及犯错误的概率;是指零假设为伪的情况中,假设检验形成正确结论的最小概率。而最重要的是,显著性水平是指假设检验这种方法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中形成结论的最小概率,以及犯错误的最大概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分析因果关系含义的一个主要角度,从这一角度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因果关系,并获得相应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的逻辑表达式。相关关系的含义有许多种,但都可以用概率值S=P(XY)P(XY)-P(XY)P(XY)(即共现的概率之积和不共现的概率之积的差值)来做为其指标。由此可以把不同的因果关系下的相关关系用原因出现的概率表示出来,从而获得一个分析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关系的框架.从中可以看到相关关系可能与因果关系相对应,也可能不对应;并且可以看到这种对应和不对应的条件及原因。同时,这个分析框架还可以用于进一步去寻求由统计资料来推断因果关系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论操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现有的操作化理论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操作化的看法。首先对“概念”和“变量”加以澄清,指出变量是一种集合概念,是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使用原始方法获知概念的出现相对应,人们使用原始测量方法去测量变量。然后,从科学研究要求实现可靠的测量出发,指出变量可分为两群:一群是社会研究者无法可靠地测出的变量,另一群是可以可靠地测量的变量。操作化就是为属于前一变量群的某个变量在后一变量群中找到对应的变量(即指标),以便能够用操作测量方法可靠地测量这个变量。操作化是通过定义和命题来建立变量间的联系。不同的联系,有效度不同。操作定义是在某些情形下社会研究者定义出新的变量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刑法因果关系至今依然是刑法学领域的一大悬案。本文从因果关系的层次和形式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根据研究意义将因果关系划分为哲学意义(即最普遍意义)的因果关系、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和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据此分析了以往研究中混淆不同层次因果关系而造成错误的情形,提出应依照因果关系的不同层次分析具体案件中的因果关系。作者还提出刑法因果关系可分为充分因果关系和非充分因果关系两种基本形式,该两种基本形式又分别表现为多种情形。作者最后以主体免责、主观免责、客体免责、不同犯罪形态、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不作为犯罪、自杀案件、低概率事件等不同情形为例分析了因果关系的层次和形式在刑法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并求出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的关系,较为明确地指出了相关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关系的理论根据;同时在分析并指出了求证因果关系的方式之后,就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一些差异做了探讨,并指出了相关关系被普遍采用的若干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因果关系的逻辑结构及确认,并分析了穆勒五法的根本缺陷。首先,通过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建立了一个二分变量的因果关系的逻辑模型,并以此对双向因果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进行了定义。其次,从上述分析出发,对复杂原因、复合原因、多重原因、简单原因、非充分条件原因、非必要条件原因和非充分非必要条件原因进行了定义。并从论述非充要条件原因入手,对穆勒五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指出它不可靠性的逻辑根源在于它没有从原因的整体中探求因果关系。最后,立足于二分变量的逻辑模型,提出了独特的确认因果关系的方式——最低限度控制变量法。  相似文献   
8.
与其他管理者一样,班组长要想对班组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对其下属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在我国工厂中,班组长不仅依赖于“奖罚影响力”,更依赖于不是以奖罚为基础,而是由其他促动因素形成的“自愿影响力”。为了获取和扩大这种自愿影响力,班组长在对待班组成员上普遍采用了许多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移植来的、在理想的科层制组织中不会出现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自然科学的经验基础的考察和对社会知识来源的分析,指出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的经验是以下三种经验:社会研究者对社会现象的具有一致性的观察;具有一致性的被调查者的某些感知,被调查者愿意把这些感知结果真实地告知社会研究者;以及社会研究者对被研究的社会成员的某些表述的获取,这些表述是被研究的社会成员对于他所明确的自身心理活动结果的真实和正确的表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