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言志"在先秦合有儒家政教的因素,唐宋文论的"载道"同它一脉相承.而周作人却赋予它以新意,强调作家意识的自主性、随意性,并将它作为审美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周作人的"言志"既继承了古代重主观印象与感悟的批评传统,又注意从批评对象寻求作家对人的价值、个性的尊重与张扬,因而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试论周作人对“苦涩”审美境界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煎药的时候,和着中药味读梁漱溟的书,效果会出奇好,因为梁先生的书中是会流淌出浓浓的中药味的。我们在品尝周作人的小品散文时,恐怕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周氏的散文明显有着和中药一样的味道,那就是“苦涩”。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苦涩”的一种特殊喜好,他的散文有许多是以“苦”或“药”为题,诸如《苦茶随笔》、《苦竹杂记》、《苦口甘口》、《药味集》、《药堂杂记》等等,甚至他的书房也命名曰:“苦雨斋”、“苦茶庵”。“苦  相似文献   
3.
借助唐朝这项国家级的大型美术创作活动,拾掇零碎地散落在历史幽暗之处的凌烟阁历史碎片,重构凌烟阁肖像绘制史上曾经辉煌的历史画面,着重描述的是围绕凌烟阁发生的美术事件--凌烟阁功臣肖像绘制的美术事件史,以及唐朝政府的美术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如果归笼散落的零星史料,可透视唐初功臣的个人命运,阐释围绕凌烟阁曾发生的美术工程,重构凌烟阁功臣画像的美术事件,再现凌烟阁绘制史上那无比璀璨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5.
并非科班出身的北京青年作家王朔,以其独具特色的作品,赢得了不同层次、各种年龄的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文学评论界,王朔却是一个最引起争议的作家。赞赏者誉其小说是继老舍之后的并有所突破创新的“新京味小说”,毁之者则称其作品为“痞子文学”或“流氓文学”,新潮批评把王朔纳入“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行列,通俗文学则将其归在本流派的麾下,真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将这些评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加以综述,并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以其风格卓异的散文创作而堪称一代大家.他的散文批评理沦亦不遑其后,在现代批评史上也是需要涂上一笔重彩的.他提出“言志”这一传统审美批评范畴,用以衡量中国现代散文,以旧瓶装新酒,在传统意蕴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周作人的散文审美批评理论的重要透入点.  相似文献   
7.
唐朝设立凌烟阁,绘制功臣画像,及题写画赞,表彰和纪念曾为李唐天下立下殊勋的功臣,延续数百年,德宗时期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归拢藉散见于经史典籍中的关于凌烟阁功臣画像绘制的历史残片,描述唐德宗时期的凌烟阁功臣画像绘制,对画史研究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