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近年来,对中欧班列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角度各异,比如从班列运输通道、开行组织、货源新引力、存在问题及对策、评价体系等。本文主要从运营公司视角,选择中欧班列(成渝)号(以下简称成渝号)作为样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为成渝号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但目前成渝号班列运行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运营公司尚需不断提升运营能力,才能抓住这一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习讨论中,于开红提出"无主草地"的价值是否存在、其是否由劳动所创造的问题,认为价值的主体是二元创造的。赵磊教授驳斥其陷入了庸俗经济学的误区,未能理解价值是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李俭国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说明"无主草地"的特殊历史性;易淼认为应从自然力的价格与价值的区别来看待此问题;鲁保林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有价格,但是虚幻的;肖斌认为于的错误在于未完全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规律;李节认为,"疑似"商品可以没有价值而有价格;张朗朗则从逻辑分析的角度解析"普遍无主"是一个悖论;邹坤秘认为,价值的本质不是物,是社会对人力的耗费评价。这场劳动价值论之辩,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