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希腊的神话系统中,第一代天神鸟剌诺斯是位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东方古国腓尼基也并行不悖地流传着有关乌剌诺斯神族的故事。谱系和情节的相似导引出了在该二者间必然存在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论题。考古学研究证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述一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一埃立什》和小亚细亚一带古代赫梯人中流传的库玛尔比神话同古希腊的鸟剌诺斯神话存在着极其相似的对应关系。同时,希腊的宙斯、腓尼基的气象神、巴比伦的玛尔杜克作为乌刺诺斯神族的后续天神,在位格和神话形象上也都存在诸多相似、相近之处。上述种种,无不明证着在希腊神话和古代东方神话存在着交流互渗、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乌剌诺斯神族故事即为这种文化交流提供了明证。  相似文献   
2.
印度《五卷书》中的“金翅鸟”故事与《一千零一夜》中的“乌木马”故事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本文在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后,着重比较了它们在主题思想、艺术构思以及各自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和风格上的不同,旨在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学在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时,都不是照搬和借用,更不是模仿和抄袭,而是经过了消化和吸收,结合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再创作。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在情节处理上,往往利用偶然性事件促进情节的发展,掀起波澜,吸引读者,并在深化主题和揭示主题方面发挥着不可轻估的作用。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情节及其发展的每一进程,常常使人感到意外、偶然、奇特。但是又符合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逻辑,令人感到真实。这种在情节处理上以偶然事件吸引读者,以偶然事件反映生活真实的高度技巧、是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一。在《河边的台阶》中,女主人公苦森“才不过八岁,就已经做了寡妇”。这即使是在盛行早婚的印度也会使人感到偶然和惊奇。但是,“十年一晃过去了”,(本文中的引文,凡未加注者,均引自《泰戈尔作  相似文献   
4.
在古希腊的神话系统中,第一代天神鸟剌诺斯是位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东方古国腓尼基也并行不悖地流传着有关乌剌诺斯神族的故事。谱系和情节的相似导引出了在该二者间必然存在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论题。考古学研究证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述一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一埃立什》和小亚细亚一带古代赫梯人中流传的库玛尔比神话同古希腊的鸟剌诺斯神话存在着极其相似的对应关系。同时,希腊的宙斯、腓尼基的气象神、巴比伦的玛尔杜克作为乌刺诺斯神族的后续天神,在位格和神话形象上也都存在诸多相似、相近之处。上述种种,无不明证着在希腊神话和古代东方神话存在着交流互渗、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乌剌诺斯神族故事即为这种文化交流提供了明证。  相似文献   
5.
小林多喜二十分注意典型化问题。一九二八年初,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之后,他的创作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到无产阶级人物形象的典型化问题。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他在创作实践中曾经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探索,不断地去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总结自己创作的经验教训,终于在三十年代初期,对典型化问题产生了符合马列主义文艺思想的认识。《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是小林多喜二建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它的问世,给日本文学带来了新的题材和新的人物;对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不难看出:小林多喜二在这时还没有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还没有塑造出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性格。在这部作品中,作家虽然描写了工会干部、党的领导者——渡、工会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同志的前期创作,在思想和创作上都接受过哪些影响,是小林多喜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涉及到小林多喜二世界观的转变和创作道路的发展等许多方面,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科学地总结小林多喜二的创作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认为:小林多喜二在《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以前的前期创作中,较多地受到白桦派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这既不符合小林多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人民在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期,这种友谊不仅没有中断,而且在反对军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一些新的史料也不断有所发现.本文仅就所掌握的有关左联时期中日革命作家交往的部分材料作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萨迪、但丁是中世纪东西方两位影响较大的诗人 ,他们在政治思想、社会见解和创作目的上有许多类似或相同之处。通过将两者的人文思想加以比较 ,得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萌芽产生于东方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东方亦早于西方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一百多年以前——19世纪70年代,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年青研究人员乔治·史密斯发现:巴比伦《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关于乌特拿比什提姆的神话和希伯来《圣经·旧约·创世记》中关于诺亚方舟的神话,极其相似,在基本情节上特别相近。因而,1872年12月,他在圣经考古学的学术讨论会上,以《迦勒底人的洪水神话》为题,做了报告;大胆地提出:希伯来人接受了巴比伦人的影响,诺亚方舟的神话是源于乌特拿比什提姆方舟的神话。这一崭新的见解,在当时的学术界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学者同意并支持这种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10.
有的西方学者讲:坦率地说,亚洲文学对欧洲文学几乎一向没有任何影响。如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也只是对小作家而言……或者说,这种影响在大作家的作品中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论断不符合亚洲与欧洲之间文学交流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亚洲文学对欧洲的一些著名大作家的创作产生过明显的影响,而不是“一向没有任何影响”。这种影响,也可以说是重大的,而不是“微不足道”的。本文仅以参孙的传说为例,略加说明。希伯来文学中关于参孙的传说,对包括欧洲文学在内的后代文学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吸取参孙传说中的部分情节,断章取义地引为教训,一是接受参孙传说中全部情节所宣传的主题思想,使人从中受到启迪、教育和激励。这两种影响,在后代的世界文学名著中都有鲜明的反映。前一种影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英国中世纪著名文学家乔叟的创作中;后一种影响,则比较明显地反映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著名诗人弥尔顿的诗歌创作中和我国伟大革命作家茅盾的散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