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老子的"道"的学说,比较自觉地把世界作为混成的尚未分化的统一整体来考察;他已看到了分化的倾向、因素和事实,而力图维护统一、整体的"道"的完满性。老子以此一以贯之,演绎出整个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厦门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教研组在八月八日和九月四日就目前哲学上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开了两次座谈会。参加座谈的同志都反对杨献珍等同志以“合二而一”来顶替唯物辩证法,也坚决不同意对“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采取调和主义的一些说法。同志们认识到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表示要积极  相似文献   
3.
自由·目的·价值──对康德真、善、美哲学体系的思考张澄清一把现象和本体、知性和理性、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必然和自由等等区分开来予以考察并作出系统的论述,康德实为哲学史上的第一人。但区分开来进行考察,正是进一步联系起来的重要条件。康德以独特的方式企图把...  相似文献   
4.
辩证法是普遍的。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领域,存在于人类认识的过程,存在于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之中。人类对辩证法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随着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对辩证法认识的历史也就是科学的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们的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阐明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一致,创立了思辨的辩证逻辑,使人类对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认识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哲学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理论思维的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一方面,历史的东西(过程)与逻辑的东西(过程)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历史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方法也是一致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是黑格尔的思辨的辩证逻辑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这一思想又为马克思经典作家们所批判和继承,成为科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第二种历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止一次地指出,他们思想的发展,有很多地方得益于德国的大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恩格斯说:‘没有德国哲学,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进程,要求在哲学上作出科学的概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兴起所显示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性质,也必然要在哲学中得到新的反映。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正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的三条规律,即“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所有这三个规律都曾经被黑格尔以其唯心主义的方式只当作思维规律而加以阐明:第一个规律是在他的《逻辑学》的第一部分即存在论中;第二个规律占据了他的《逻辑学》的整个第二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即本  相似文献   
8.
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从其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观点出发,认为存在符合于思维就是真理,他说:“理念即是真理;因为真理即客观性对于总念之符合。”“那种与概念不相应的实在,是单纯的现象,是主观的、偶然的、随意的东西,它不是真理。”黑格尔真理观的唯心主义性质是十分露骨的,但剔除其杂质,其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当他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时,提出了不少合理的猜测,如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对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曾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真理的过渡。因此,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费尔巴哈论纲》。”可以这样理解,列宁认为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其理论来源之一就是黑格尔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必然环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