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一向被看作花间尊前侑酒佐欢的工具,主要功能是“娱宾遣兴”,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歌馆酒楼、席间尊前的歌妓口头传唱。歌妓“乞词”于词人,词人“赠词”于歌妓,不仅使词作得以保留、流传,也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再者,作为词之传播主体的歌妓是词人审美观照的主要对象,女色的参与,对词人的创作也是一种刺激。词中大量的对歌妓曼妙无比的歌喉与仪态万方的姿容,甚至她们的发髻、纤足、小手、指甲等的描写,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2.
张玉璞 《齐鲁学刊》2012,(4):119-123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一以仕求隐的隐逸观,较之魏晋时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仕宦态度要积极得多,它更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是白居易以儒治身、以佛道修心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宋词主题研究之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春”与“悲秋”这一传统的文学主题在宋词中表现得非常集中、强烈。其中的“伤春”主题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 ,有的旨在抒写时代哀感 ,有的重在表现身世之悲。前者主要产生在风雨飘摇的乱离时期 ,针对性较强 ;后者则是特定环境下某种情绪的流露 ,意义指向是多元的 ,但与“忧生之嗟”更为相近。而“悲秋”的心理指向主要定位在“感士不遇”方面 ,在南宋作为抗战志士的词人身上表现为更为悲郁的“英雄失路”的情怀。到了朝代鼎革的宋元之际 ,词人“悲秋”更多的是将“悲身世之秋”与“悲时代之秋”打并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情理冲突与宋代士大夫词人的双重人格与复杂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璞 《东岳论丛》2002,23(4):72-75
理学是一种政治伦理道德学说 ,它力图将人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及行为严格地限制在宗法伦理的范围之内 ,用一套严格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约束、控制人的本能欲望 ,以达到某种人格的自我完善 ,为巩固封建政治秩序服务。在宋代 ,一方面是道学流行且深入人心 ,一方面是世俗享乐意识浓厚 ,二者相互作用 ,使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分裂越来越严重。面对本能欲望与道德伦理的冲突 ,他们的心态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即以词之创作与接受而言 ,士大夫词人的那种暧昧态度就表明了他们既为理所困 ,又被情所役 ,在“天理”与“人欲”冲突中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大题材。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 ,历代吟咏七夕的诗作很多。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又与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知识和天体观念密切相关。伴随着乞巧、曝衣等风俗 ,汉代时七夕节大致形成。六朝时始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歌 ,至唐宋发展到辉煌时期 ,诗作众多 ,主题多元化。至现代社会 ,七夕作为节日虽已不再流行 ,但七夕诗歌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人士大夫大都以名节自砺 ,以道义相期 ,以开济自任 ,有强烈的经世思想、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正因如此 ,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势 ,他们的忧世意识也特别强烈。即使在一向被视作花间尊前聊佐清欢的工具的“小词”中 ,也充满了文人士大夫浓郁的忧世情怀。具体而言 ,北宋词中“多北风雨雪之感” ,而南宋词中 ,“多黍离麦秀之悲”。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成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三方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然而,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只占其全部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其余皆属学生个人自主支配的课余时间,而且随着高教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陶冶育人"。基于这一认识,1990年3月22日,校学生课余活动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两委会")宣告成立。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组成,工作委员会由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组成。指导委  相似文献   
8.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部署推进到新的更高阶段,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迫切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宣传、聚焦国际问题、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玉璞 《东岳论丛》2012,33(7):182-184
在唐宋时期三教融会、“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潮中,封建帝王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钳制,统治者对儒、道、佛采取了分别利用的态度.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唐宋诸帝这种融合三教的态度和行为,对三教在政治、思想、学术等层面上展开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产生了极大影响,“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  相似文献   
10.
“怀才不遇”情结与韩愈的人才利用思想□张玉璞在中国文学史上,“感士不遇”一类的文章俯拾即是,它已成为古典诗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韩愈研究时,更深切地感受到充斥其诗文中的那种郁勃难平的“怀才不遇”之愤、之恨、之不平;从而也进一步发现,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