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思维的主导取向是辩证思维。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体思维;二是对待思维。这种传统思维有助于博士生整合中西两种思维方式,顺就工发展需求,由此促进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维的主导取向是辩证思维。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整体思维;二是对待思维。这种传统思维有助于博士生整合中西两种思维方式,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由此促进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非逻辑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组成部分,它内含着重要的创造性品质,这种创造性品质对于当代博士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审理自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应把好立案关,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人民法院的查证工作,应把握好举证充足的标准和举证责任转移的时机,并重视证明环节,对不同的证据,应从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5.
浅谈师专的法制教育和教学工作张红薇,龚超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法制教育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既是...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就是大学生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政治规范、政治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评价和判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由于网络文化有方便迅捷、即时互动、高度共享等特征,使得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产生了极大兴趣.但是,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促进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层面,其发展逻辑和存在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有关此方面的探讨已经涉及诸多层面.本组研究笔谈主要是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从微观视角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如网络与大学生创业、网络与高校成长模式、网络与外语教学、网络与伦理教育、网络与大学生社会化等,以期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及改革提供一点参考建议.我们对上述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求得几位研究者的解答.希望关注此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中,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如何防范与治理大学生网络犯罪,不仅关系到高新技术的法律保护,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综述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分析了网络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不仅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保护,而且还要实行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贯彻这一原则,切实维护少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其中,都明确规定审判少年刑事案件,要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要根据少年被告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审判方式、方法上,注重疏导,寓教…  相似文献   
10.
张红薇 《南都学坛》2008,28(3):92-94
近几年来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犯罪主体范围在不断扩大,并呈现智能化程度高、犯罪手法多样、隐蔽性极强的特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不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选择等。为此,必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重塑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加强网络心理调适,并把校园网络道德戒律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