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逻辑的角度深层次认识和把握直觉思维机制及其过程,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通过几个事例分析了直觉思维逻辑过程,揭示了所有的直觉思维,特别是灵感与顿悟,并非都是非逻辑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学者以罗素的"形式蕴涵"为工具,对化解蕴涵怪论反例的进路又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但仔细分析其化解过程及方法,实难说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因为形式蕴涵在根子上就无法解决蕴涵怪论问题.蕴涵怪论的根源不在于逻辑的形式化语言,而在于实质蕴涵与日常"若,则"句差异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试论逻辑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实行全面教育 ,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都必须以加强逻辑教育 ,提高国民逻辑思维素质 ,优化国人思维结构为前提和基础 ,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素质的提高。逻辑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基石和创新的坚强后盾 ,而且在知识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的转变中 ,有提高学生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重要作用。当然 ,要防止对素质教育特别是逻辑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的不正确或不深刻等错误认识 ,特别是要防止后现代主义和培养逻辑思维不用专门学习逻辑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4.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不仅在传统逻辑,就是在现代逻辑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绝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不同而加以改变、游移: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反映并表现着内涵意义;二者密不可分,有外延必然有内涵;属种关系的概念间还存在着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并非反比关系),这是概念的划分、限制和概括的根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灵感的逻辑性及灵感的脑组织的逻辑机理,都可以称之为灵感逻辑。本文所谓的灵感逻辑却仅就灵感的逻辑性而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给出了一个灵感逻辑模型,即所谓的逻辑通道灵感模型。  相似文献   
6.
“真”是逻辑学的一核心概念,但其界说争议颇多。本文据“真”的指称对象不同把“真”分为三类:命题真,命题形式真,重言真,然后据它们各自“何以为真”分别用递归等方法予以界说,使逻辑中的真能用能行的方式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7.
灵感具有鲜明的逻辑性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灵感的过程也是逻辑的过程———在灵感过程的诱发、触发、生发阶段 ,逻辑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发挥着支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笔者构筑了触发灵感的模型和灵感及其逻辑因素的函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