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法国当代技术哲学家,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的学生和好友,致力于用"技术"来解决艺术所面临的"危机",曾指导过应用于文本、图像和声音等数字技术领域的多项研究.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五卷本的<技术与时间>,已出版三卷,其中探讨了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地位和功用,被认为"重新确立了技术在哲学领域的地位".他对现代技术在文化、艺术,甚至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种种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等研究都开拓了文化、艺术研究的视野.在这篇访谈里,斯蒂格勒借鉴西蒙栋的组合技术环境概念,提出组合精神环境与组合象征环境两个概念,认为三者不断发展形成一种平衡并出现整合的可能性.当今社会体系需要三者结合以形成新的工业模式,但结合需要友好关系,涉及选择过程,人类社会即通过人为选择建构而成.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成为一种必需和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以及广大英语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探究了写作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框架下解析小说《朗读者》中错综复杂人物的人性,重点分析小说女主人公汉娜作为一名从未接受过人性教育的普通人,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其人性是如何被展现和被定义的。人们总是对于"极端之恶"充满警惕却很少意识到正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平庸之恶"逐渐浸润到社会生活体系的各个角落。人性教育的落脚点应是良心,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审视自我、理解他人,并善用智慧超越人性弱点。本研究期望通过反思"平庸之人"的"人性"来唤起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营建"完整"精神这项富于"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