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话语随着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 ,三峡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 ,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界定三峡文化独特的内涵、结构和特质 ,开掘三峡文化潜在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 ,弘扬三峡文化的优良传统 ,让三峡文化为三峡地区当下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三峡地区文化学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本栏目组发的七篇文章便是我们三峡地区部分专家学者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做出学术选择的结果。这些文章从文献整理、民俗考察、山水审美、文化心理、口承文化、旅游文化和三峡学等不同的角度对三峡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观照 ,提出各具特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这对于拓展三峡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 ,提升三峡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三国演义》描写的夷陵之战进行思想和艺术的审视,论述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及其深刻矛盾根源,阐明蜀败吴胜的深层次原因,并重点分析《三国演义》对表现这场关键战争所达到的卓越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当前的短篇小说与五六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在艺术特点上已有很多的不同了,比起“五四”以来六十年间的短篇小说就更不同了。如果说,“五四”以来的新小说是我国古典传统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破,那么,当前的短篇小说,更有了新的突破。研究一下这些新的艺术的开拓,会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发展和繁荣短篇小说创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审美历程,总是由发现、认识、欣赏自然美开始,进而通过艺术再现自然美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自然审美和摹写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美摹写的经验。本文结合自然审美的艺术实践,介绍了一些自然美摹写的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当代两次大的美学争鸣,并对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论文提出了当前美学的沉寂与泛化现象。美学的泛化,是指美学向生活和艺术领域的广泛渗透,这对美学的自身建构和新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这一篇着重从方法论上阐述自然审美,为人们欣赏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自然美现象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方法。这些论述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人们长期自然审美实践的经验归纳。  相似文献   
7.
事物有它的普遍性,更有它的特殊性和质的规定性。师专文艺理论教学,应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口头上,谁都不否定;而在实际上,却对之研究甚少。下面,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美的审美历史进程中,屈原是一个先行者和开拓者.他扩大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在自然美的审美发展轨迹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他最早对自然山水美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与创造性的反映,最早把自然山水美创造性地溶入他"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王逸《楚辞章句序》)的艺术形象之中,成为屈赋的意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之后山水诗、花鸟画的发展,显示人们在自然山水美的审美历程中由朦胧走上自觉的时代的话,那么在此前的漫长历程中,屈赋是第一声春雷,是从对自然山水美的原始审美形  相似文献   
9.
自然美是丰富多彩、广袤无边,而又不断生存、不断发展的。人们欣赏自然美,往往把自然美划分为不同的景观来进行。本文阐释了什么是自然景观以及景与观的辩证联系。还具体阐释了诸种景观的审美特征,并包孕了景观审美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屈原精神及其文化传统在21世纪的审美走向,其基本精神(爱国主义、上下求索、浪漫精神、人与自然合谐)不会断裂,而是继续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家园中发挥作用。屈原精神永存,必将会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