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2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诗文是最大的两股潮流。散文的发展,更是源远流长。可以说,从有书写文字起,就萌蘖了散文这一体式。战国时代,生产发展,政治斗争激烈,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兴旺和丰富多采,学者们惊叹为“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先秦诸子的散文,奠定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基础。两汉、魏晋,文章朴茂华美,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对于我国传记体的散文,影响甚大。唐宋两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云蒸霞蔚的时代,散文的成就,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可以说是达到了光辉的高峰,致使后来的所有文学家都能从所谓“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中找到他们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我的歧路”一文中已自己供出,他之所以谈文学与政治只不过是实用主义的运用而已。事实也是这样,服务于美帝國主义的世界主义、以主观唯心论的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礎的胡适的“实驗主义的美学观”,已在中國古典文学领域中散佈了許多毒素,影响很大。因而怎样才能使每一个被他弄髒了的地方都做一番較細心的清潔工作,还是現在一个很重大的任务。胡适的“实驗主义的美学观”的核心是形式主义。在实用主义者看來,“实在”是感觉的综合,它是不能被認識的;所謂真理就是有效用的东西(“有用的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3.
清代新義理學主要奠基并發展於徽州學者,從戴震、程瑶田、到淩廷堪,形成一個以追求客觀物則为目標的基軸。要分析这一成因,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徽州的地理和學風特色;二、乾嘉學者對義理學的態度;三、徽州義理學之产生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4.
避兵憶兄     
風勁鶴聲寒蒼生破膽肝人貧遭難苦世亂出門難血淚揮蓮萼心旌掛竹竿圍城兄  相似文献   
5.
本文討論神經網絡論在語言學,特別是在語言習得研究中的應用原理,侧重於介紹其理論的技術發展背景,從生物物理學的角度闡釋了神經元啟動模式和記憶處理方法,以便於讀者理解神經模擬學說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一美有沒有阶级性?对这个問題,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有着根本不同的回答。馬克思主义認为在阶級社会里一切的美都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級的美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修正主义者却认为美是超阶级的,甚至認为美之所以被称为美,就在于它是超阶級的。在这里,修正主义是对馬克思主义的阶级論作了本质的修正,我認为蔣孔阳也正是对馬克思主义作了这样的修正。 蔣孔阳是从最近几年开始探討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經济学者和統計学者之中,在評論社会統計学的实际意义上,虽然沒有多大的分歧,但对統計理論中某些基本問題,看法还是不一致的,其中有些观点是相当片面的。例如有些人只强調政治經济学作为統計理論基础的这一方面,忽視了統計学是一門独立的科学,忽視了統計学本身的特点。有些人看到了資产阶級統計学中堆滿了数学公式,資产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初,哲学系"学术評論"課程开始了"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討論。这一討论很快在該系师生中展开,并引起了其它单位的同志們的注意和兴趣。許多同志通过撰文或討論积極参加了这一学术爭鳴活动,对于引导师生認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研究实际問題,活跃学术思想等起了促進作用。现在,討論仍在繼續進行。为了進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方针,推动师生認真钻研毛主席著作,学习馬克思主义認識論,弄清錯誤思想产生的根源,尋找避免錯誤認識的途徑,本刊本期特辟专欄,选載在討論中发表的文章四篇。希望同志們本着坚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态度,緊密結合当前階級斗争、生產斗爭、科学实驗三大革命运动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把討論更加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9.
蔡琰的五言“悲憤詩”見于范曄“后汉書”,前人曾怀疑它是伪托的,余先生在“論蔡琰的‘悲憤詩”一文中,对此作了細致的考証与論說,肯定了蔡琰的著作权,我們是同意余先生这个結論的,但关于余先生所談的蔡琰被擄本事(也就是“悲憤詩”的本事)觉得还有許多疑問,特提出来  相似文献   
10.
直到现在,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問題,特别是关于从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制度的时間問題,在許多历史学者中間还沒有一致的看法。在苏联的科学刊物上,發表过这样的意見,認为中国奴隶制度是在东汉灭亡之后,即在公元三到四世紀才为封建制度所代替。但是,这种意見在最近几年中遭到许多宨T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苏联东方史学家有根据的反駁。其中也包括本文作者,本文作者在以前是持有另外見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