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曾参与《苏州之路》一书的撰写,有机会对苏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番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思考。但即使作为苏州改革开放实践的亲历亲为者之一,要想客观系统地反映这段历史还是相当困难的。现设想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以便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苏州的发展实践并指导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和城市群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在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除了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等有形的变化之外,更大的变化还在于城市功能尤其是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无形变化。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行政区界分割明显和城市密集度高两大基本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由此而放大成区域整体集聚辐射的强大的场效应,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与管理 ,正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由于它是下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而研究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市场化配置及现代化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苏州工业园区在摒弃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创建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宋皇室后裔赵宧光买山葬父,隐居寒山数十年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太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线索。在赵宧光的出身及其隐逸文化的背后有着南渡文化的深刻背景,以此为文化地标,由宋室南渡追溯到泰伯奔吴,当可寻找到破解吴文化与越文化的异同、吴地文化缘何由尚武转变为崇文以及"天堂"的由来和蕴意等等诸多谜团。"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主张把人类之爱推之于自然万物,提倡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在尊重"自然的尊严"的前提下赢得人类自身的尊严。当代人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呼应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人格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兼爱思想,检讨了现代文明中人欲横流的人格缺陷和"战天斗地"的畸态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太湖地区将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更加深广意义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从来就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斯大林曾经提出“用康拜因改造一代农民”,就搞出了一个集体农庄;毛泽东考虑到“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又设计了一个人民公社。应该说,他们其实已经接近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但最终却还是没能够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研究会、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苏州大学财经学院和中共吴江县委联合发起的全国乡镇企业管理研讨会,于1990年4月25——29日在江苏省吴江县召开。50多名代表就乡镇企业摆脱困境的近期对策和谋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 深化对乡镇企业地位作用的认识乡镇企业怍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已为人们所接受,但对其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的认识至今尚未统一,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据此,会议认为,无论是探讨乡镇企业的近期对策还是中长期战略,都有进一步在深层次上统一对乡镇企业地位作用认识的必要。围绕这一问题,一部分代表从微观的角度论述了乡镇业企的崛起和发展,对于致富农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得出了没有乡镇企业便没有今天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态势的结论:一部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要“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呼声日高。毋庸讳言,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说一时难以接受或心存腹诽。这也难怪,在世俗人眼中,宗教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而一度被视为“精神鸦片”,忽然间又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从宗教信仰到和谐社会,如此大的跨越与反差,势将导致逻辑上的断层和认知上的盲区。  相似文献   
8.
苏州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 ,农民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这从根本上看 ,乃农业体制障碍之故 ,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 ,双层经营”生产组织体制与变化了的环境不相适应 ;沿袭人民公社三级框架的行政管理体制面对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要排除这一根本性障碍 ,正确的选择便是进行以重塑农村微观主体为核心的体制创新。第一 ,转换政府职能以腾出空间———市县两级要弱化政府推动行为 ,乡村两级要解决政经合一问题 ,引导和帮助农民进入市场 ;第二 ,改造原有集体经济组织 ,使之真正摆脱“政社合一”的旧体制 ,以股权为纽带 ,组建新型的股份合作组织 ;第三 ,发挥市场力量 ,激活生产要素 ,接通产业链 ,让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形式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 ,才能从体制上解决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即城市化是一种空间的集聚,归根到底是人的集聚。集聚与辐射是城市功能的最高表现,也是城市的生命活力和竞争实力的集中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农村推动型"向"城市辐射型"转变,城市化模式由低级向高级推进,这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