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古代文学作为历史产物的优秀作品,不因时代的变迁、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减弱其艺术魅力或丧失生命力。古代作品的内涵愈丰富、艺术愈精美,则其超时代、超阶级的感应力愈大。感应力愈强,则拓展读者的层面愈阔,接受者愈众。古代作品对现代人来说,因时变势异,从思想内容、名物典故、山川地理、典章制度到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状态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媒介手段由古汉语(文言文)到现代汉语(白话文)这之间虽有承传关系,但二者差异很大,今人要阅读古代作品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语言隔阂”,这就出现了为鉴赏文本创造条件的注解、疏证、笺说…  相似文献   
2.
李昌森杂文、随笔集《图个好心情》,由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作者通过富于审美情趣的艺术处理,收到预期的效果。作者通过如下手段,使文章既犀利深刻,又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3.
4.
汶川5·12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于第一时间亲临第一线领导和指挥抗震救灾。他于百忙之中亲临北川中学师生安置点,在高三(1)班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秀丽俊俏的大字:“多难兴邦”。“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科学总结,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符合辩证法。“多难”本是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多难”激发了广大群众奋发图强的斗志,成了号召人民的“集结号”。全国人民的无私忘我的抗震救灾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共同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相似文献   
5.
在卷帙浩繁的古籍中选编、注析自东汉起到鸦片战争前止的咏史诗(?)让读者能够从历代有代表性的193首诗(?)视我国千古往事,获得思想和艺术的有益借鉴,这的确是前人没有全面做过的一件开创性工作。张仁健同志与降大任同志合作撰写的《咏史诗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可以说是一项阅尽兴亡的历史工程,为欣赏与研究古代咏史诗,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咏史诗,是古代诗人借历史上出现与发生过的古人古事,别善恶、寓褒贬,或抒发情怀,或托讽当世,或述说哲理,这牵涉到大量的文史知识,也就给文字的校勘、诗义的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诗词应以什么样的形制写,是恪守原来的规范还是要另有创新?这也是学界争议的问题。本文拟从诗词形式的承袭与嬗变的角度探寻答案。“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梁代的刘勰虽还只见到六朝以前的作品,尚未见到后世的唐诗、宋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是人们的文化观念与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的综合体现。我国古代在长期的文学鉴赏实践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凝结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鉴赏范畴。主要表现为主体的直觉感受型、抽象理念的具象化、名词术语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著名传记作家刘培林20年前就创作了长篇传记文学《秦淮歌妓董小宛》。因各家出版社争夺出版,即以《秦淮名姬董小宛》、《董小宛传奇》为书名由广州花城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隔十年,花城出版社又以《多情名姬董小宛》为书名分上下册出版。海南影业公司更以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搬上荧屏,一时之间董小宛的故事风靡海内外,并引发出图书市场盗版者蜂涌,从而形成了以董小宛为主的艺术形象遍及图书、影视领域的繁盛景观。可见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最近刘培林又推出煌煌七十万言的新著《金陵八艳》(2006年1月光明日报出版社版),这…  相似文献   
9.
主张“文以明道”的柳宗元,他写作《捕蛇者说》,旨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全文不是空发议论,而是借事明道,溶理于事,因事说理,以蛇毒与赋毒相对举而成文,相比较而见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作者以“蛇”为导引,步步深入地展开文字。全文以蛇开篇,至蛇收束,其中按照产蛇、募蛇、捕蛇,到捕蛇者、捕蛇者说的顺序步步递进,最后得出结论。虽然题为“捕蛇者说”,却不径从蒋氏叙起,而从“永州之野产异蛇”下笔。写蛇,饰之以“异”,使人醒目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新编五幕历史剧《王昭君》问世以来,大家对它的看法存在着分歧意见。有的认为这是失败之作,理由之一是:“过分夸大了和亲政策的作用,不适当地美化了统治阶级的和亲政策”。这就牵涉到如何历史地看待“和亲政策”。笔者想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向贤达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