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1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柳青在回答《文艺学习》编辑部所提出的“你每次写作,感觉最困难的是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明确说过:“最困难的是结构,或者说组织矛盾。”何以言之?他接下去又有一段精妙的议论:  相似文献   
2.
我們的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軍,在朝鲜战場上,在击退美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創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們的这些事迹,教育了广大的羣众;这些事迹,也給我們的作家們,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創作源泉。我們的作家如果能把这些事迹中的某些部分表現出来,即使是比較粗糙地表現出來,也会使讀者受到感动,也会起到巨大的教育作用。因为英雄們所創造的事迹本身是太感动人了!当然,如果作家的表現能力較強,以較高的艺术水平写出这些事迹來,它的效果必然更大。立高的“屹立的羣峯”,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志愿軍英雄事迹的水平較高的长篇小說。一九五一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国人民志愿軍的打击下,不得不被迫进行停战談判。  相似文献   
3.
一作家完成一部作品,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从生活素材到作品的完成,是作家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节的提炼,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对作品的成败有很大影响。好的情节,不仅使作品的人物性格鮮明生动,主題思想突出,而且给读者以很大的美学享受。情节的提炼,既是个艺术技巧问題,更是个作家的思想高度和生活深度问題。作家怎样使生活素材变得“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不断探索前进的一生。他的全部作品,就是他战斗和探索前进的实录;《野草》是这些实录中的重要部分。《野草》写于1924到1926年。这是我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残暴的年代,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争夺地盘而连年混战、屠杀人民的年代;但另方面,工人阶级也已经走上  相似文献   
5.
<正>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它在老舍小说的创作道路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 《老张的哲学》奠定了老舍以后的小说创作以市民、特别是以北京市民为描写对象的基础。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是一种艰苦的探索过程: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探索主观世界。他既要寻求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也要探索适合于发挥个人特长的客观世界。“作家总是选择与他的创作风格一致的题材来写。”(老舍:《题材与生活》)老舍选择的是市民生活、特别是北京的市民生活。他的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大都属于这一部分。市民,是个范围十分宽阔而又极为复杂的社会阶层。其中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以  相似文献   
6.
<正> 鲁迅的书信,和他的其他著作一样,也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这些书信,不仅是研究鲁迅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最重要的资料,而且它本身也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和艺术特点,它有其他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鲁迅在谈到书信的特点时曾说过:“远之,在钩稽文坛的故实,近之,在探索作者的生平。而后者似乎要居多数。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总有一部分愿意别人知道,或者不妨给别人知道,但有一部分却不然。然而一个人的脾气,又偏爱知道别人不肯给人知道的一部分,于是尺牍就有了出路。这并非等于窥探门缝,意在发人阴私,实在是因为要知道这人的全般,就是从不经意处,看出这人——社会的一分子的真实。”同志、朋友、亲人间的书信往来,不必象公开发表的文章那样仔细琢磨、认真推敲,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可以象平时的聊天那样,任意而谈,率性直说。写信时,也不必顾及什么“文章作法”之类清规戒律的束缚,而可以信笔挥洒,直抒胸臆。这就使书信能够更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强烈而鮮明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是我們的文艺的最显著的特色。”(周揚)我們的文艺,向来是紧密配合党的政治任务,为无产阶級革命事业服务的。1962年的短篇小說創作更以它那独特的“輕騎兵”的文艺样式,及时地发揮了迅速反映生活动向、推动生活前进的战斗作用,并且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一“長生殿”是我國古典戲剧中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但涉及到这部作品的具体內容,特別是涉及到它的主題思想时,問題就复雜起來。这突出地表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对于“長生殿”的討論中。这次討論是很惹人注意的。因为在这里存在着針鋒相对的意見。而且这兩种意見在全國來說也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爭的胜負,不仅关系到全体农民的命运,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这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題。因此,在我们当代文学中,有許多作品是反映这个问題的。但是,把两条道路的斗爭,写得象《创业史》这样广阔,这样深刻,这样尖銳的,还不多见。《创业史》的中心思想,实际上就是作品前面所引的那句乡谚:“创业难”。这里所说的“业”,并不是某一家的小家业,而是社会主义的大家业。《題叙》里虽然也写了梁三父子在旧社会创立小家业的难,但这不过是一个对照;是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事  相似文献   
10.
1933年,茅盾先生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說“子夜”,成功地創造了两个资产阶级的形象——吳蓀甫和赵韬。从那以后,虽然也有些作家接触到这个问题,写出了一些关于資产阶級的作品,但这些作品不是歪曲現实,就是浮光掠影地反映一些表面现象,沒有創造出成功的典型人物,因而在讀者中沒有发生多大影响。在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我們又看到了周而复同志的关于描写資产阶級的长篇小說“上海的早晨”。这是“子夜”以后描写资产阶級的作品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