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刘绍棠的诸多小说创作中,《蒲柳人家》是代表作品。在所表现的情调、塑造的人物、情节的结构、语言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蒲柳人家》都体现了民族气派和乡土气息。他的创作实现了他要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创作主张,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日益深远。  相似文献   
2.
鲁迅精神之火,照亮了科尔沁满族作家江浩的人生之路、创作之路。在身上带有“尼采气”、坚持民间立场和边民立场、“原生态”与“现代性”结合等诸方面,江浩都受到了鲁迅的强烈影响。与其说是他被动地接受了鲁迅的影响,毋宁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CEPII数据库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CAFTA成员国进口的相关贸易数据的整理,选定1995-2013年的微观产品数据,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运用混合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法等,分别从一般产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面来分析研究CAFTA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腐朽文化的批判与民族新文化的重构这一视角出发,分析巴金、老舍、曹禺作品中所反映的家族文化,指出这种批判与重构,实际就是我们民族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同时也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四世同堂》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借取四十年代北平西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和悲剧时代的一角,逼真而细腻地刻划了北平人民在异族侵略者统治下,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隙缝间,物质上所受折磨与灵魂上所受凌迟。作者在自觉文化反思的基础上,把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文化与科尔沁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作家群在当代崛起,有赖于科尔沁丰厚的文化遗存.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复活"起来,使之具有新的生态、新的市场、新的空间,催生了科尔沁文学,推出了科尔沁作家群.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从科尔沁草原深处走出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年青作家,就是本文要论及的江浩和白雪林。他们勇于探索,勤于创作,各以自己的创作业绩为“草原文学”壮了声色。江浩在七八年从“乌兰哈达山口”露面之后,便急匆匆地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尽管有时不免岔道诗歌、戏曲、散文等路边撷几朵小花,但总的方向是明确的。可叹的是,他虽然步履匆匆,却走了不少冤枉路。他曾经是那样拘谨,拘谨就容易做作,做作就容易失去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作家群在当代崛起,有赖于科尔沁丰厚的文化资源.具体说来,历史长河的投影、地缘优势的显现、宗教文化对艺术的催生、庄妃故里的灵光等,是科尔沁作家群崛起于当代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这样看《废都》徐文海这些年,他什么也没落后:该“伤痕”时他“伤痕”,该“反思”时他“反思”,该“寻根”时他“寻根”,该“立体交叉”时他又“立体交叉”。当然,他很乖巧,小奖没少得,大奖也没少拿;国人的奖得了,洋人的奖也得了。好风凭借力,送他上青云。他...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陈源围绕“女师大学潮”、“五卅惨案”、“剽窃案”、“三·一八惨案”等几个事件展开几个回合论战。这不是敌我之间的较量 ,而是是非曲直的辩白。有“公理”之争 ,也有“私仇”之争。论战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也都呈现了自己的锋芒 ,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