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春秋纬>的研究,始自光武帝崇信谶纬,东汉之后,<春秋纬>被官方禁绝,但并未淡出学者们的视野,其内容屡为后人征引,说明研究并未中断;历代学者对<春秋纬>的整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整理、星占研究、文献征引三个方面;历代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对<春秋纬>的专门研究,这也正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2.
阚玉香  徐栋梁 《社科纵横》2009,24(11):147-14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联系现实法、互动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都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近代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重点分析了面向顾客动态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出现和绿色制造模式的出现,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必然性;通过对新的制造系统中人们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手段变化分析,阐明了在新的制造业水平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依然适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秦汉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折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均有重大变化。然秦汉想要实现从家—国秩序到国—家秩序的调整,一方面需要完成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的社会表征之改变;另一方面,则要完成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具体而言,秦汉政府主要通过从公平性法律到普适性法律的法律认同、从封邦建国到郡县治理的行政认同、从"以吏为师"到"儒术独尊"的学术认同等诸方面的建构最终完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认同,达到了建立统一国家、统一天下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近代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重点分析了面向顾客动态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出现和绿色制造模式的出现 ,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必然性 ;通过对新的制造系统中人们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手段变化分析 ,阐明了在新的制造业水平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依然适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春秋纬》的成书,并无专门考证,论者多依纬书之成书定谳。然《汉书·李寻传》所及“五经六纬”之名称,及《后汉书·张衡传》所言纬书成于“哀平之际”说,尚存诸多悬疑。考证《春秋纬》中所引新“五德终始说”,可以认定《春秋纬》当在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后为之,由刘歆与精通图谶的民间人士合著而成。  相似文献   
7.
自明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指挥司,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后,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浸染日深,诗歌创作日益丰富。明初辽东文人所创作诗歌因其地域原因而多展现长白山文化之特色,其中《辽东志》与《全辽志》所收录诗歌尤具代表性。以二书为考量对象,可窥知长白山文化对彼时辽东地区文人诗歌题材之影响,主要体现在重风景而轻时事、重佛寺而轻道观、描绘辽东特色风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秦汉帝制的出现,让国家的权力更有效地集中到君主手中,为了对皇权加以制约,公共权力的影响逐渐凸显并走向制度化、群体化。秦汉公共权力之形成,其思想根源在于先秦诸子之余绪;秦汉公共权力的制度化主要表现为言谏系统的成熟,群体化则主要体现为清流和清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