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学的规律,是关系到对文学本质认识的问题,也是文艺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是文学的规律?文学有没有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者的关系怎样?这当中存在着种种分歧意见。刘再复认为;“我们过去的文学研究,主要借重于外部规律,即文学与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文学与政治关系,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近年来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内部规律,即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特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文学各种门类自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总之,是回复到自身”。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前,特别是近两年,小说创作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多样化景象,其中尤其是中、短篇小说,更是五色缤纷,足以使人眼花缭乱。怎样认识、估价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多样化”是否就是新时期小说的主要特点?在目前的小说多样化创作中,是否一  相似文献   
3.
1985年是新时期文学谱写的实绩的辉煌时期。特别在小说领域,多元并列,姿容各异,佳作竞相迭出,从文体、手法、观念、语言、内容上都与传统迥异。对为数众多的一批新人耳目的作品,人们名之为“新潮”、“前卫”、“先锋”、“探索”、“实验”小说。总之以这类作品为主,文学革命的势头汹涌澎湃,惊世骇俗,令人瞠目,形成了轰动的社会效应。参加弄潮的多是破土而出的新手或步入文坛不久的新秀。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文艺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同时随着教改不断深入,文学理论课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也就更多,更突出.自从江苏省对师专系统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以后,总课时减少了,许多学校又过于重视教学实习,这在教学思想上就产生许多新问题.有人主张在师专教学计划中免除文学理论课,有人主张把文学理论课改为“讲座”,有的学校对这门课采取压缩课时的办法,总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主张”里面蕴含着一种思想:认为文学理论课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有没有道理呢?首先应该承认,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教学普遍地存在问题较  相似文献   
5.
一、他们为什么要否定“反映论”? 八十年代后半期,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西方现代主义形形色色的学派和思想被引进中国。有些人在中国需要现代化口号的掩护下,鼓吹思想多元并列,排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阵地的指导地位;以马列主义需要发展取消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中国文艺要“走向世界”蛊惑人心,诬称马列主义使我们文艺僵化……,当然,所有这一切在政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辛亥革命前后淮河北部农村生活的长篇巨作——《大地》、《儿子》、《分家》三部曲,1938年曾以其“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先后被六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然而它的命运却象作品中的主人公那样,在半个多世纪中历经坎坷,争议不一,毁誉不同,这就给文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有待重新认识的课题.特别在当今世界上各国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本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题目为编者所加.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记文学作品,也是一篇传统的语文教材.《史记》是司马迁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一 部巨著.它概括了上下达三千年之久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释制度,列传以志人物”(赵翼:《廿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无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或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方面,他都有重大的、创造性的发展.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文艺长期实践的经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艺想思,从而形成了科学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殷切的希望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广阔》,是何其芳同志1942年在延安时写的两首抒情短诗。作者以清新的格调,饱满的 诗情,歌颂人类充满希望的前景,赞美无限广阔而又丰富的新生活,显示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臧克家同志在总结新诗发展道路、为青年编集的《中国新诗选》中,收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给《城市姑娘》作者哈克纳斯的一封信,涉及到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中一系列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它很有必要.过去不少论著,或是拿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特点的说明(以下简称“定义”)来检验他对《城市姑娘》的批评,或是拿他对小说批评的片言只语来比照现实主义定义.于是见仁见智,产生种种歧议.有人因此怀疑恩格斯观点是否正确?阐述是否精当?或是说信稿不完整,译文欠准确等等.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全不在这些,关键在于首先弄清《城市姑娘》存在的问题和恩格斯对它批评的实质.因为许多疑窦都是从这方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