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1.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研究的分析,指出其典型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和中国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非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第一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缺乏分析性认知;第二,体现在“文化背景”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非逻辑认知,第一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错位认知;第二,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缺乏认知。并提出,“发现性语境”的“不可分析性与非逻辑性”特质,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一时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解构与被解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艺术命名的成果形式为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论文献。按照符号学的理论对艺术命名成果的内涵进行阐释,艺术命名的成果具有作为文化符号和材质符号的特质。同时,艺术精品和艺术经典在学理上的区分,其实质在于时效性和历史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分析作为审美对象的"他者",提出其审美形态为"传统审美、泛审美,非审美,审丑".通过对四种审美形态的分析诠释出他们的文化观念分别为:"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中心主义"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消解"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并指出"审丑"具有"批判意义","审丑"不是"表现丑".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确证性语境”进行分析,提出其具体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可分析性认知和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可分析性认知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可分析性梳理和对“文化背景”的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逻辑认知,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本位认知和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逻辑性认知。“确证性语境”下,中西方文化交流表现出“可分析性与逻辑性”的特征,呈现出“互为文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化自然界的美学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和"自然界的生态性"的对立中.生态性的基础在于自然界的规律,社会性的基础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生态性调节的方式是自然界的"自然而然",社会性调节的方式却是改造;生态性的目的在于生态的完整和循环,社会性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本质上存在着同一性,但是无论从社会现实,还是文学作品,都发现二者之间的冲突远远胜于同一。究其原因是人的异化。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进行分析,梳理出人的本质在异化中的背离、扭曲、缺损和瓦解,藉此来解释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分析作为审美对象的“他者”,提出其审美形态为“传统审美、泛审美,非审美,审丑”。通过对四种审美形态的分析诠释出他们的文化观念分别为:“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中心主义”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消解“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并指出“审丑”具有“批判意义”,“审丑”不是“表现丑”。  相似文献   
8.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