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学论阐释与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论是从动态的教学整体出发 ,综合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关系 ,探索教学最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性 ,教学本体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论方法论构成了教学论学科的全部内容和完整体系。对教学学科特性和学科体系的清楚认识 ,有助于教学论研究者强化教学论的学科意识 ,进而自觉地推动教学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教学论既不能被看成某种课程与教学的描述,也不能被看成对现实课程与教学及其历史发展的某种思辨。课程与教学论的科学价值取决于两点:承认科学的假说性和确认课程与教学现实的问题性。学习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意味着发展对课程与教学现实提出问题的能力。课程与教学论要有活力,就必须干预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课程与教学变革、发展和进步的明确观点来规定课程与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如果要肩负起学术建设和课程与教学改造的社会职责,发挥课程与教学论的应有功能,就必须将课程与教学论真正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遵循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本逻辑规则。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概念是教学论的对象世界的反映,是教学论研究者与教学论的对象世界化合与分解、融化与结晶的生成物,教学论概念的重整是建设新的教学论大厦的基础工程,绝不是单纯逻辑思辩和语义辨析。教学论界必须克服浮躁、趋时的情绪,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加强协作,建立科学的教学论概念,为我国教学论的新发展作出真正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赖以确立的基础是实证主义,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极大地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相对于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则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困难,而且并不容易被加以取代。所以,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问题就陷入了困境。教育心理学必须克服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偏向,从社会-伦理的观点出发进行自我重构。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学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过分夸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就会导致教学的主观主义.现实教学中的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经验主义教学、教条主义教学和情意主义教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主观主义教学的存在及其危害,才能够获得一种自我唤醒和解放的意识,生成健全的主体人格,从而改变当下主观主义教学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7.
教学论方法是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子系统;方法的更新离不开观点的更新、理论概念和范畴的积累以及教学经验事实的增长。引进现代科学思维,超越机械反映论的方法局限,推动了我国教学论方法的更新,给教学论研究注入了生机,但也留下了一些缺憾。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有利于我们展现教学论方法更新的广阔前景,深化我国的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学传统现代转化是教学传统融入并推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教师意识到头脑中的教学传统,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内化其精华部分,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教学传统与教学实践相适应的过程。教学传统现代转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经历意识与理解、甄选与内化、改造与拓展、生成与外化四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之间有机交融、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9.
应用心理学研究成果改进学校教学的梦想已有百年。在这一过程中, 学与教的观点发生了三次转变, 即作为反应习得的学习、作为知识获得的学习和作为知识建构的学习。学习具有建构的、基于知识的和情境的三个方面, 对于教学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含义。集中研究学科领域里的学习和认知以及详细评价个别学习策略和结果构成了学科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从而展现了对教学实践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前景。人们有理由相信,学科心理学将成为教育心理学独具特色的一枝  相似文献   
10.
论教学共识     
在当下教学多元、差异表现异常突出的情势下,寻求教学基本理性,达成一定的教学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学共识的形成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观念阐释过程,而是一个教学实践的不断选择和创造过程.对于学校来说,教学共识既是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也是学校未来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种美好愿景.对于教学主体来说,教学共识的达成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它意味着个人教学观念的反思和改造,甚至是颠覆和重塑,因而也是一种自我的规限和克制.教学共识的贯彻和落实不能仅仅靠某种善良的教学意志和美好的教学愿望,还需要将教学共识凝结为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制度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