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文化人才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兴趣的启蒙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水平.通过对山东省12个地市295位社会文化人才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必要的科学观点和知识掌握总体较好;科学态度和精神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科学方法和科学行为普遍欠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社会文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及教育理念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针对这些原因,需要政府、高校、文化部门、文化人才等主体积极探索,以提高文化人才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长株潭城市群"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的框架下,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等数理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将长株潭城市群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一般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3.
不断加大体育用地和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体育场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布局,处理好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案例区长沙市体育场馆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省、市体育场馆互相穿插、相互掣肘,无法进行整体规划和更新改造,严重影响了省市两级体育场馆设施集群优势的发挥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可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增大投入、土地置换、整合场馆资源、完善场馆功能,重建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实现体育产业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风光带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衡阳市湘江滨水风光带景观建设的基本优化方案为:显山露水,建设浑然一体的景观带;合理规划,形成优美的景观轮廓线;挖掘文化,建设本土式园林景观群;以人为本,建设多元化沿江休闲区;丰富水景,增添滨水休闲区的活力;量化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有助于文化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可推进生态文明、促进文化繁荣。湘西州文化与生态资源丰富,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具有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在对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湘西州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现状,提炼出其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五种模式,即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型、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型、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型、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型、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型,其中全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模式是全区域层面的整体设计,跨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适应于跨行政区大尺度,文化生态保护节庆促进模式适应于大、中、小尺度,文化生态特色主题园区建设模式适应于区域内中观尺度,文化生态村寨整体保护适应于村寨小尺度。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数据,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投影值由2005年的0.7473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3.5241,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2)就各子系统而言,湖南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均呈波动提升态势,其中环境承载力提升最快,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0752直线上升到2017年的2.9408;其次为资源承载力,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1731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2.0701;社会经济支撑力相对较慢,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3416波动增长到2017年的2.1717.3)2005—2017年,影响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产生了一定变化,早期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水处理水平低、自然生态用地规模不大、区域经济支撑水平不高等,近年来则逐渐转变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高、人地矛盾突出、环保投入不足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8.
9.
“两测四评”是一种基于逆向设计,以学习目标为起点,以评价设计先于并嵌入教学设计为路径,对教学活动要素进行重新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测”是指前测和后测,是对教学技能水平的评测;“四评”是自评、组评、班评、师评四种评价方式。教学中要根据需要组合形成自评-师评-组评、自评-组评-师评、自评-师评-班评、自评-班评-师评、自评-组评-师评-班评、自评-组评-班评-师评等教学评测路径,不同技能的学习可以选择不同的评测路径。“两测四评”培养模式发展了师范生自我评价、自我诊断和自我定位的能力,通过在不同团队中的融合进行评与测,建构师范生理念、态度、生命情感等内在品质,有利于促进“师范性”和“学术性”融合、实现教学技能的主体建构。  相似文献   
10.
探析在新的出版形势下,地方民族出版社应该如何利用改革调整的缓冲时期,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结合自己的优势,获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