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09,26(9):8-14
 正确解读统计指标是准确理解和把握统计数据意义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方法、空间规定和基础指标获得方式等方面,对OECD国家的工业生产发展速度指标进行了全面解读,以期从中得出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对于未被观测经济的定义(以下简称NOE)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国家对这部分经济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黑色经济"、"不规则经济"、"灰色经济"、"地下经济"等等,并且所涵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由于NOE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在国民经济活动成果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这部分经济进行比较精确的估算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众所周知,德尔菲(Delphi)法是一种综合多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该法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综合评价实践中。但作为应用的方法论,该法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关于综合评价中德尔菲法应用的类型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综合评价包含如下5个环节:(一)确定评价目的;(二)确立评价指标体系;(三)确定评价方法、模型和权数;(四)搜集数据、实施综合评价;(五)对评价结果进行评估检验。若将德尔菲法应用在综合评价的某一环节或某两个环节,可称之为德尔菲法环节应用。若将德尔菲…  相似文献   
4.
徐蔼婷  杨玉香 《统计研究》2015,32(11):88-96
开展基于行政记录的人口普查被视为有效破解传统人口普查难题的途径之一,亦是顺应大数据时代充分挖掘人口行政记录资源的必然之选。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基于行政记录人口普查方法的基本框架,尝试对“完全模式”人口普查和“组合模式”人口普查的实施步骤进行解析。基于此,本文选择芬兰、奥地利、瑞士、荷兰四个国家,分普查基本情况、行政记录类型选择和基本记录库形成、已存在统计记录系统基本结构、专门组织的抽样调查设计、不同系统间的链接途径、新人口统计信息质量评估方法等六个维度,对实施基于行政记录的人口普查方法进行了国家比较。  相似文献   
5.
劳动收入份额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14,31(4):64-71
准确测算劳动收入份额是揭示中国国民收入功能分配格局的必要前提。本文基于广泛存在的未被观测经济视角,提出了一种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新方法--“两系统平行测算法”。基于全国和区域两个维度的重新测算表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基本上维持在50%以上水平,并未大幅低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变化规律并非一味地下降而是呈现典型的“倒U型”走势。系统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是正向的GDP系统内效应和正向的NOE系统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则是相对微弱的NOE系统间正效应无法抑制相对强大的GDP系统内负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波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18,35(2):109-118
随着非正规经济规模的扩张,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的关联逐渐增强。本文结合我国非正规经济特征对国家投入产出表做进一步开发,编制出1992、1997、2002、2007和2012年5个年份的非正规经济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Leontief逆矩阵及其结构分解技术对非正规经济的产出乘数效应和经济关联效应展开分析。结果显示:1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之间具有紧密的经济关联,逐渐成为支撑正规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拉动增长的巨大潜力;2非正规经济内生发展机制、非正规经济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关联机制均有好转,说明非正规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愈加通畅;3动态乘数效应、动态反馈效应和动态溢出效应对非正规经济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差异,政府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就FISIM核算主体、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分摊方法进行了修订。本文较系统地考察了系列修订对FISIM产出和支出法GDP的影响路径,定量测算了系列修订对核心经济指标的具体影响效果。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因采用2016版CSNA方法进行核算,FISIM产出提高了21.83%,其中,核算主体修订引致的“拓展效应”、核算范围修订引致的“缩减效应”和核算方法修订引致的“调整效应”分别贡献了FISIM产出规模提升的69.77%、-72.78%、103.03%。FISIM系列修订使生产法GDP规模提高了0.33%。尽管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已经过一次调整,FISIM分摊方法的再次调整仍将推动支出法GDP提升,并使得最终消费率提升至51.33%,净出口率提升至3.62%。FISIM核算方法的系列修订不仅更客观地反映出经济总量的提升与经济结构的优化,也更准确地刻画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中介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际标准出发,对非正规部门的统计内涵和统计边界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的估算方法--数据比较法,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的估算,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08,25(12):79-84
 NOE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收支差异法的估算途径,一方面重点探讨了国民账户收支差异法对中国NOE估算实践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根据社会资金运动规律,考察了住户部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提出了从单个机构部门估算NOE规模的方法——微观差异法。最后,运用新方法实现了1985—2006年中国NOE规模的估算。  相似文献   
10.
 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未被观测经济规模究竟有多大,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不同的估计。本文从未被观测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逻辑地位入手,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中国的MIMIC模型,刻画了1985年以来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并以经济普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估算了历年未被观测经济规模NOE与GDP之比率,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