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BIMS-A系统在杭州市公交线路上的应用,智能电子站牌醒目的显示受到乘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从介绍项目投资的传统财务评价及其指标入手 ,指出了传统的财务评价及其指标的不足 ,并在对项目投资具有期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根据期权定价的基本思想 ,用布莱克—舒尔斯公式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是一种较之传统的评价方法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诚 《青岛画报》2006,(12):64-65
张宗彪先生长我几个月,可谓同龄人,我们相识不足10年,初识时一见如故,都感到相见恨晚.关于宗彪先生的书法,书法界乃至评论界好评如潮,他的字可谓行、草、篆、隶,样样皆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宗彪兄的书法单用眼去看是不够的,要用心去品味.我不是书法家,仅仅是个爱好者.20世纪50年代末,当我因某种原因与中央美院失之交臂时,就注定了我与书画有缘无份.因兴趣所致,我交了一批书画界的朋友,为的是欣赏其字其画,宗彪先生则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绝妙的书法,更让我赏识和钦敬他的人品.他不仅是位书法家,还是一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心理学家……,只有立体地去观察,用心去交流,全方位地去审视他、读懂他,你就会发现他的豁达和睿智.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是中华民族文化库藏中的瑰宝。“天人合一”既肯定“天人一体”,又划定“天”“人”的职能,从而明确“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上。这种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智慧,推动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共生共长,走到了今天。可见,我们提出生态文明,亦是由之演化、发展而来。因此,应以“天人合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温故知新、拨乱反正、务实创新,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 ,如果从思想文化角度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探讨 ,将会得出思想文化中的自然观、伦理观和直接体验的思维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价值传统评估方法的再探讨入手 ,在分析运用这些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新估价方法的理论思路并尝试性地建立了两种新的估价方法———因素分析法和EVA估价法。  相似文献   
7.
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牵一发而动全局。200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一直居高不下。物价的持续上涨,不仅关系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央去年底就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如何认识当前的通胀形势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儒学年鉴》总编辑徐诚《年鉴的编撰工作要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儒学年鉴>为例》一文,紧密结合《中国儒学年鉴》的编撰实践,认为遵循科学发展观,应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挑战模式、拓展时空方面要有破有立,把年鉴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进步,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乐之一,优良的教育传统是我们光辉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和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如何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始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贵阳中医学院杨柱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一书,做了积极的探讨.全书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回溯与反思,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