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延长油田是我国发现和利用最早的油田。在西方近代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并对我国造成冲击时,清政府开始了对延长油田的开发,但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延长油田的开发长期停留在时断时续的状态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背景下,延长油田的勘探开发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后,延长油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0年后,油田的总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延长油田的发展,基本折射出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有很多科学上、技术上、管理上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破除对西方石油地质理论的迷信,在一整套独创的关于石油生成、运移、聚集、储藏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发现的.它的发现在中国石油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形成自己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体系.这一过程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宏观理论可以成为教条,在寻找油气资源的实践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行大规模的地质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石油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汉朝以来,就开始了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并发展出了一系列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实用技术。但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石油工业?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对石油的认识方式的不同,否定了市场需求和政治制度这些外部性因素,指出由于缺少对事物根本原因的追问精神,从而构建不出系统的科学原理,是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现代石油工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田勘探史上充满了"意外"。通过对四川盆地、大庆油田、吐哈油田勘探历史的重点分析,还原了其"意外"发生的前提,"意外"出现的条件与过程,以及"意外"发生后的再认识,得出石油地质科学理论对勘探结果约束性不强的结论;并且认为,通过扩大采集数据来减少"意外"的方法不值得提倡,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对现有的石油地质科学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是我国古老的油气产区,从1958年到1966年,石油部在四川盆地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油气勘探会战,虽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离原来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这一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值得深入总结。通过梳理两次石油会战的过程,指出尚存在如石油流失、油气比例相差悬殊等问题没有解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四川盆地从成烃、成藏理论到构造、岩性等地质特性做重新认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