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程式与主题是帕里-洛德口头程式理论中的两个概念,用以分析口头诗歌的编创技巧.阿欧怜儿是西北民歌"花儿"中"洮岷型花儿"的一个类别,以演唱中歌者的即兴创作见长.阿欧怜儿的程式包括其韵文程式、词句程式和衬词程式;按照民众的分类习惯阿欧怜儿有四大演唱内容:好花儿、傻花儿、心痛花儿和佛爷花儿;这些类似于洛德所说的口头传统的话题,在这四大话题下每一类又各有若干主题.  相似文献   
2.
指出民族志方法下的歌谣研究相较于歌谣本体而言,它更注重的是那些歌唱的人,和这些歌这些人所代表的文化。分析认为,田村是"花儿"的生存空间,"花儿"是田村人的生活之歌。在田村这一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下,"花儿"作为一个载体,负载着田村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相似文献   
4.
2007年夏末秋初,笔者以甘肃省岷县坎铺塔村为中心对洮岷南路花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搞清其当前原生态的存在状况,思考当地人如何借助花儿来表达自己.在当地文化生态背景下,花儿作为一个载体,负载着当地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