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等方法,从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概念着手,介绍了案例的购买主体、购买内容、购买动因、购买模式、监督和评估机制、资金来源与使用,分析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的效果;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购买服务"这一新型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不断完善做探索。  相似文献   
2.
运用WSR方法论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结构体系,形成以物理、事理及人理因素的三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机构体系。运用AHP方法对各指标赋值并计算权重。结果显示,一级指标中人理因素指标数值最高,物理和事理因素指标相差不大;二级指标物理因素指标中经费投入最重要,其次是场地设施;事理因素指标中锻炼氛围影响最大,政策法规排在最后;人理因素指标中活动组织和服务对象并列重要,人员培训排在最后。建议:政府应在进一步扩大宣传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资力度,建造更多的适合居民健身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并积极组织开展居民喜爱的体育活动,营造锻炼氛围,满足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完善基层体育组织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并对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其积极性;相应国家号召"去围栏",进一步扩大体育资源共享,落实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参与到供给当中来,实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体育健身设施多元化供给保障体系形成,提高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