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之间,实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渊源。浙东学派猛烈抨击儒家传统经济伦理,提出了“新四民”、“工商皆本”、“国家不可病商以滋弱”等主张,而孕育这先进的经济伦理观的社会基础,正是宁波悠久的贸易传统和崇商敬贾的社会风尚;理论又反过来推动儒生弃书服贾,使“宁波帮”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相似文献   
2.
宁波帮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自古以来即为重要的港口城市,与海洋有不解之缘,对于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贡献卓著。尤其是外出经商的宁波帮,在征服海洋和接受海洋陶冶的过程中,形成了"四海为家"、"敢于弄潮"、"风雨同舟"、"守信如潮"的文化方式。  相似文献   
3.
"五四"以来的散文界,高手林立、佳作如云;而奇怪的是,一位光临人世仅只二十八年的散文家梁遇春(1904-1932),却以两册薄薄的集子——《春醪集》和《泪与笑》——竟也能卓然独立其中,令人至今不忘.唐韬说过:"我喜欢遇春的文章,认为文苑里难得有象他那样的才气,象他那样的绝顶聪明,象他那样顾盼多姿的风格."梁遇春的散文,确乎象彗星一般放射着异样的光芒.他的散文,单是标题就显出与众不同:《人死观》、《醉中梦话》、《谈"流浪汉"》、《"还我头来"及其他》、《"失掉了悲哀"的悲哀》、《一个"心力克"的微笑》、《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观火》、《吻火》.而他那种意出尘外的议论和灵动飘逸的文体,更是世所罕见,人们展读它,便可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滔滔不绝、纵横自如"的气势,文句如瀑布奔流而下,使读者的感情随  相似文献   
4.
天一阁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举世闻名,但在有关的众多研究中,很少有人从其创建者范钦的角度加以探讨。文章旨在填补这个空白,由此入手,对天一阁的功能、寓意、藏书特色的成因、缘何私密深闭等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并以此文纪念范钦诞辰500周年,天一阁建阁440周年。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史学家巴人的百年诞辰 ,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宁波大学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的“纪念巴人诞生一百周年暨第五届全国巴人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10月 10日至 12日在巴人的故乡宁波举行。周而复、聂振宁、万斌、何一峰、王保生、周南京、陈丹晨等国内专家和铃木正夫、骆明、陈政欣等外国学者共 8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并向大会提交论文 3 7篇、专著 2部、6卷本《巴人文集》一套 ,中国作家协会以及巴人生前友好雷洁琼、钟敬文、毛昭晰等人发来贺信贺电。在缅怀纪念时 ,与会者从“三个代…  相似文献   
6.
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甬商与徽商和晋商,三者之间在生存环境、经营原则和商帮网络方面基本相似;也有三点相异之处,即对于皇室官府、新兴行业和从商职业的态度不同,这是宁波帮所以能在清末民初后来居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布雷之死,是中华民国史上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说法有"和谈尸谏"、"臣为君死"、"油尽灯枯"三种.通过对陈布雷日记的研究,发现三者均不成立.第一,陈布雷对于共产党始终抱敌视态度,反感和谈,绝不会为此"尸谏".第二,陈布雷绝不是丧失自我、既忠且奴的幕僚,对于为蒋撰稿深感痛苦和怨愤.第三,他患"政坛恐惧症"却又欲罢不能,症结在于经济状况极其困窘.他自杀的真实原因是"党国要人"面对"危局",不能患难与共,反生离异之心,令他无限忧愤,抑郁症大爆发,遂决定"从一而终".  相似文献   
8.
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王宽诚,毕生推崇古代商圣范蠡的经营理念,在经商之道上三次运用“贱取如珠玉”的策略,获得巨大成功;而在爱国之道上,则采取“责出如粪土”的原则,就是捐资献爱心,挥金如粪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