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个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彭家寨,以它那吊脚楼群的独特原生态魅力,震撼了中国民族文化界与建筑界。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在亲赴彭家寨实地考察后,由衷感叹彭家寨400余年“藏在深山人未识”,评价其吊脚楼群为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古民居之一。彭家寨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酉水流域,  相似文献   
2.
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是旅游产生的核心动因。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被精心打造成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了"民族品牌"的效应。借助这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人类的文明成果通过旅行方式和旅游景观得以传承,同时,民族品牌的打造,也通过旅游文化传播而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3.
肖楚女作为20世纪初期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其新闻时评充溢着作者性情的“神”和作品风致的“韵”,追求文本的审美建构,表现为神韵和谐的显著特色,超越了新闻文体的局限,也丰富了新闻写作理论。  相似文献   
4.
民族个性的文化审视——苗族作家王月圣民族文学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二十世纪末期鄂西南少数民族文学有影响的作家,王月圣的创作体现出独特的民族个性。从无意识寻找 民族个性"到有意识形成创作思想,关注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与时代文学精神相呼应,逐渐步入民族 大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作家彭承忠以中年的人生感悟,成熟的艺术创作力,运用现代传媒的表现手面——影视文学:视频画面,向人们展示了酉水流域土家族原汁原味的生存状况以及独特文化风情。他的代表作《打把剪刀送姐姐》从视觉、听觉的全方位营造出独特的土家族地域环境及生活环境,张扬土家文化外在美,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部清江流域鱼木寨是传统土家族村落,至今保留巴楚古建筑特色,其众多的古建筑石碑刻,成为一种文化信息传播载体。考察这一不同凡响的碑林,从中可以探寻土家族与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独特文化信息传播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闻策划”在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勃然兴起 ,确立了传媒崭新的受众文化意识 :通过大众传播把握受众 ,张扬自身的文化优势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引导受众 ,确立文化规范 ;同时 ,依托受众 ,展示自身的文化价值。这成为中国传媒在世纪之交重要的心理调整 ,也是迈向新世纪的必要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8.
提及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不可忽略肖楚女的存在.他在从事新闻编辑活动中,着力营造审美意境,在编者与读者、媒体与社会之间,寻找一种共鸣的谐音,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新闻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著名作家李传锋在动物小说中,用"诗意"寄寓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思考,既痛惜与反思传统民族文化的美好渐失,也力图去构建一种诗意的文化理想,悲情与诗意在小说中自然交融与流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月英国政府出台的赫顿报告,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引发的凯利自杀风波划上了句号."后赫顿时代"降临,敏感谨慎成为"后赫顿时代"的标志,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新闻独立性的思考.文章试图通过对西方英美两国新闻传播法差异的解读,探讨媒体维护新闻自由权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