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八十年代中期,当新潮小说沉迷于形式迷宫以至愈益失去读者而日益疲软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新写实小说悄悄出现并崛起于当时颇觉沉寂的文坛,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鼓舞和振奋的事。而且,从其实际发展来看,目前这类小说创作仍方兴未艾,一枝独秀。确实,看看这类小说,象《烦恼人生》、《不谈爱情》、《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池莉);《风景》、《祖父在父亲  相似文献   
2.
有道是女人天生是为爱情而生的,“不谈爱情”的池莉其实从其创作伊始就对婚恋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从最初引起文坛注意的短篇《月儿好》到稍后的《少妇的沙滩》、《长夜》,再到创作成熟期以描写当代都市烦恼人景观而轰动文坛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及《金手》、《一去永不回》、《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直至到近期作者将笔触伸向历史题材领域(所谓的“新历史小说”)的几部中篇:《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疑眸》等等,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由一个或几个“爱情故事”所构筑的婚恋世界。作家以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笔触.从生活的底层潜人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中那些处于情爱  相似文献   
3.
崔泽田、秦书生在科技与经济2007年4期发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技术生态化路径分析”一文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合理利用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技术生态化能够实现资源减量化、废物资源化、消费节约化,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行技术生态化需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大力推广生态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赵昌智在《唯实))2007年第1期发表《试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一文认为,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天人协调的自然观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曾大鹏在《法学论坛》2007年第2期发表《见义勇为立法与学说之反思》一文认为,见义勇为可以被定义为,自然人在履行法定职责或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而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抢险救灾的正义之举。在民法属性上,见义勇为呈现出多样性,与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杨丽丽在《行政论坛》2007年01期发表“经营城市——城市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探析”一文认为,经营城市理念要求把城市中可资经营的公共资源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形资源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城市特色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获取最大收益。经营城市的本质是搭建一个城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平台,为政府扩大招商范围,使城市公共资源在“阳光下”配置,最大限度地使城市公共资源增值。  相似文献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杨洪在《法学评论))2007年第3期发表“论《能源宪章条约》中的环境规范”一文认为,《能源宪章条约》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能源法律文件,更是第一个将环境规范纳入能源立法领域的国际法律文件。它改变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仅限于国际环境法向度上一维考量的缺失,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国际能源法向度上处理全球环境问题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李美玲在《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发表《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下人民主权原则的集中体现》一文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它突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周永康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发表“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论社区参与”一文,认为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将其置于“社会控制——社会自主”的分析框架下进行考察,可清楚显示中国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关系的失衡。文章提出了突破社区参与“瓶颈”的方向与路径:通过公民社会的建立与社区建设的双向建构,在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中,重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云华在《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第三期发表“现代建筑管理的伦理研究”一文认为,伦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角度去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以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