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程样国、詹世友等新近出版的<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思想道德教育学的学科交叉的视野中来探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并对和谐文化的理念作出了梳理和合乎时代要求的建构,考察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育和谐文化之间的理论与实践关联.该书内容丰赡,特色突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下人的状况还原到一种相互恐惧的状态,并认为人实际上不适合于过社会生活.但人最基本的愿望是免除死于暴力的恐惧,所以正义的根本指向是获得和平.自然法只能是对人们的应然约束,包括外在的应然规则和内在美德,而没有刚性的强制力,所以政治国家的出现就是必需的,其特点就是主权者不是契约的一方,其意志就是大家的意志,并垄断惩罚的暴力,于是战争状态被消除了,所有的权利转让者都能得到平等对待,这就是政治国家的正义性之所在.这种逻辑是严整的,但是由于简化过度,其中的逻辑缺环也所在多有.  相似文献   
3.
“每一哲学都是一时代的哲学,代表了一时代的普遍精神。”黑格尔认为,概念与理论的推演顺序,应该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要一致,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概念、原理的次序就是理念中范畴、理论的逻辑次序。他说:“哲学体系在历史中的次序同观念的逻辑规定在推演中的次序是一样的。”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非完全一致,而是一种有差别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观念的正式提出,并将历史看作一个有次序的进程,而且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对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意义都是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