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分数表达形式,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指出七种①。它们是:第一式母数+分+名词+之+子数第一式母数+名词+之+子数第三式母数+分+之+子数第四式母数+之+子数。第五式母数+分+子数第六式母数+名词+子数+名词第七式母数+子数(二)除了《高等国文法》所列举的七种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格式以外,笔者还发现一种格式,它是“分母(即母数)+分+名词+分子(即子数)”式。如:①木,晨始见,去日半次,顺,日行十一分度二,百二十二日、(《汉书·律历志》)②水,展始见,去日半次。………顺,疾,日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使动用法及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阐明<左传>与<诗经>的同异,说明使动用法在较早的史料中已经相当多,并非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3.
“孰与”句的形成、结构和作用方文一一、“孰与”句的形成“孰与”句指含有固定结构“孰与”的句子,它主要用来表示比较,有时也用来表示取舍或反洁。这种句子春秋末期就出现了,到战国时代已经用得相当广泛。春秋末期可举的例子极少。如: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  相似文献   
4.
一、一种未引起注意的上古汉语被动句式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的句子格式。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或著作,谈到上古的被动句式时,都只举到“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助同‘见’放在动词前边”这样三种表示被动的基本格式。而对“有(无) 动词( 于 主动者)”这一被动句格式,却全未提及。  相似文献   
5.
“憧憬”和“向往”是一对近义词,它们有共同的意义,都指对某种事物或境界因爱慕而希望得到或达到。都是动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憧憬:向往。”可见它们的共同点是明显的。它们的共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从“憧憬者”和“向往者”来说,所憧憬所向往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或境地;从某种观点来看,则所憧憬的和所向往的有褒贬之分。如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看来,“向往共产  相似文献   
6.
《诗经》与《左传》意动用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从主观意念的表达法、意动用法及其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阐明《诗经》与《左传》在这方面的同异 ,并说明意动用法在较早的史料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论衡》中同义词运用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同义词与反义词的融合使用,相关同义词的汇合辨析,同义词对用,单音复音同义词交替使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论衡》一书中同义词运用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左传》不仅为后代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而且也给伟大影响于小说。《左传》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锋利、委婉,对《聊斋》有很深的渗透。本文仅就词语典故方面的引用来看看《聊斋》是如何继承发扬《左传》的优良传统的。《聊斋》直接引用《左传》中的词语典故有140多条,用的方式为沿用原词语、增字、减字、改字、凝聚五种。每种方式又分保留原义和生发新义两个情况。现在分述如下。一、沿用原词语《聊斋》把《左传》中的词语不增减、不改换地直接组人自己文章中的有80多条。其中保留原义的40多条,生发新义的近40条。(一)…  相似文献   
9.
《聊斋》语流中的《诗》源方文一五十余万字的《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是下游的一泓清泉。从它的语流里,我们可以看到《诗经》的源派。它直接引用《诗经》的词语就有200多条。现在就引用的不同方式,逐一地进行分析比较。一、沿用原词语蒲松龄把《诗经》...  相似文献   
10.
一、从词义上看“杀”和“弑”是同义词。都可以指把人杀死,使人致死。《说文》:“弒,臣杀君也。”《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高亨为它作注道:“弒,杀也,以下杀上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也这样解释:“古代下杀上口多叫弒。”“弑”的意义和用法,一般地说,确实如上面所解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