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度因混凝土耐久性的劣化而不断降低,大量项目的维修和重建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负担,日益得到工程界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简单介绍混凝土耐久性和结构性能劣化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安全可靠度的建设项目全寿命经济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考虑耐久性劣化的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评估和管理决策的框架,给出了应用贝叶斯理论进行可靠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总结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长远经济目标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施建刚 《职业》2013,(35):121-122
技工院校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双师型”教师是提高技工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本文结合数控系“双师型”教师教学培养的实际,着重探讨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条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数学的房地产评估实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地产评估精度,开拓房地产评估方法,文章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采用区别于传统的市场比较法的方法即模糊综合评估法来评估房地产的价格。在已知的模糊评估模型基础之上,结合上海海关大楼评估项目,通过专家群体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各主要因素指标进行模糊选择并打分,计算出待估对象及可比案例的最终分值,并按已知可比案例的交易价格及其对应分值采用直线内插法得出待估对象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产品质量造假屡禁不止,如何在有限监管资源下对大量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效监管是质量监管部门面临的难题。不同于实际操作中按照企业规模(大中小各占一定比例)制定监督抽查方案,本文提出在企业集群演化视角制定监管策略,分别研究了免检与全检、企业整群抽检和企业分层抽检四种不同抽检策略下的企业集群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采取免检时,质量处罚仅是不可信威胁导致"监管失灵",企业集群均演化到质量造假;采取全检时,企业集群演化取决于质量处罚能否完全覆盖质量造假成本缩减;在企业整群抽检和企业分层抽检策略下,分别得到质量处罚与抽检概率的提升路径及对应的企业集群演化路径,若想使企业集群均演化到标准质量,需参照企业集群中最大的成本缩减和竞争收益设置质量处罚,处罚越低所需的抽检概率就越高,企业分层抽检可以降低企业集群演化到标准质量所需的整体抽检概率。  相似文献   
5.
由于产权的实施和控制需要成本,因此,事实上的产权并不等同于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事实上的产权与产权主体排斥他人侵蚀染指其资源收益的"努力"密切相关,还与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以及"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有关。基于银川市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束中最重要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在法律层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界定,然而农地产权的实际运行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鉴于此,学术界应摈弃继续在产权法律层面上进行的争论,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以及政府如何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责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6.
7.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行政导向和“政绩导向”,城市建设规模大大超前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空城”和“死城”,导致城市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人口导入是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也是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能级、繁荣城市面貌的主要途径。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通过顾客导向的城市管理,为城市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城市产品,以吸引人口进入城市居住、旅游和投资。本文以上海市松江新城为例,针对不同的城市顾客提出了一系列人口导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施建刚 《职业》2013,(32):37-38
21世纪的工业生产将以数控技术为主,而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操作型数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技工教育的发展却相对落后,文章通过对多家企业调研分析,发现学生在校学习知识不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较为实际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70~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结合三次函数型和对数函数型拟合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7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进程基本符合国际一般规律,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正常发展;但由于认识偏差导致制度障碍,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并未表现出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在逐步缩小,而是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滞后值为12.3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推论:中国这种整体下移的发展路径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并降低城市化水平的饱和值。  相似文献   
10.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科学测度是城乡关系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评估的基础.在科学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测度了2003-2018年长三角地区27座中心区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其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