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苏集版本,曾枣庄、刘尚荣、杨忠、祝尚书等先生已有论著详细论述,但对苏轼四六文集部分却很少涉及或语焉不详。本文仅就苏轼四六文的几种别行本,包括《东坡四六》、《苏文忠公表启》等的版本源流、内容体例等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2.
杨亿和西昆体是宋代文学史上有分量的文学人物和有地位的文学流派.作为昆体四六的代表人物,杨亿奉行追述三代之风,归正汉唐雅正之气的四六文创作宗旨,其四六文创作的做法是“凡文皆骈”,其四六文显著特点是用典繁密精当、用语绘藻雕章.昆体四六承上启下,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到了先行的作用,为其后宋体四六的定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力探讨王禹傅的四六文创作及其特色问题。认为王禹傅的四六文创作追求是远溯三代、两汉文风、直接贞元、元和风格的,上承元、白,可谓开宋四六之先。王禹傅制诰类四六文以得体庄重、宏丽典赡为主,而表启类四六文则工对简洁,情事兼优。用常语常典、用古文写法做对偶文章是王禹傅四六文的主要特色;同时,善于融裁、用事精当也是其显著特色。“元之独开有宋风气”,王禹傅四六文是骈文宋调的初创。  相似文献   
4.
南宋四六名家的个案研究存在较多空白 ,尤其对李刘 ,学界较少研究涉入 ,并且对李刘四六文存在一个认识评价偏差问题。本文通过李刘生平介绍及四六作品概述 ,对李刘四六文特色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认为李刘作为南宋后期四六文的典型代表人物 ,其四六文既具有一贯公认的流丽稳贴的特点 ,同时也具有典重得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