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中外两住作家茨威格和梁晓声的作品《一个陌人女人的来信》和《苦恋》分析了一个共同的爱情模式,即安徒生在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小人鱼”爱情模式,探究了这类爱情中,女主人公们将“爱”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内在深层根源及其悲剧命运的缘由;尽管她们对爱的炽热追求被男权统治的社会所忽视,但那种诚挚无私的爱谱写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2.
由中外两位作家茨威格和梁晓声的作品<一个陌人女人的来信>和<苦恋>分析了一个共同的爱情模式,即安徒生在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小人鱼"爱情模式,探究了这类爱情中,女主人公们将"爱"当作自己生命理想的内在深层根源及其悲剧命运的缘由尽管她们对爱的炽热追求被男权统治的社会所忽视,但那种诚挚无私的爱谱写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3.
安徒生童话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其童话中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安徒生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以《海的女儿》为个案,解析了安徒生童话的人物结构分类模式,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人物结构中所蕴含的深层语法结构,并通过人物结构模式阐述安徒生童话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4.
梅娘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想超前和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5.
安徒生童话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其童话中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安徒生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以《海的女儿》为个案,解析了安徒生童话的人物结构分类模式,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人物结构中所蕴含的深层语法结构,并通过人物结构模式阐述安徒生童话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6.
漫画经典《灌篮高手》以其独特的魅力长久以来吸引着青少年群体观看,本文从英雄性格、篮球精神、生命和追求等几个角度探讨其永恒魅力的奥秘所在,为当下动漫作品更贴近青少年受众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想超前和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的儿童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网络文化、影视媒体对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少年作家边金阳的长篇小说《时光魔琴》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几个典型意象,探讨当代少年儿童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