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改赋予语文课程评价以新的理念,但对新理念的把握往往停留于简单图解,主要表现为:评价功能依然是甄别与选拔;命题的改革更注重形式;“学习档案袋”、“记载表”过于繁琐;以各方“评价表”构成的综合评价系统流于形式。要建构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澄清:评价和检测是围绕教学内容,还是围绕学习中的人?评价、检测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还是学生?语文课程到底评价、检测什么?什么样的评价策略最适合语文课程?作这样的反思有益于建构真正属于语文课程的评价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写作学什么,怎么学等基本问题没能解决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作文教学本真的缺失。表现在感悟的导向以认同为主,知识的呈现以静态为主,学生所写以他人的要求为主。二是作文教学目标的错位。作文教学到底是为政治还是为生活?应该重文学还是重应用?三是作文教学环境的封闭。选材面窄,缺乏开阔的视野,闭门造车,缺少体验的过程,简单迁移缺失创新的灵感。四是作文教学策略的失误。注重模仿,文体中心,强调套路等教学策略使作文教学止于应试。五是作文教学评价的误导。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内容的积极意义,过分看重体式的规范周整,过度青睐语言的华美纯熟。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论"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必修专业课。这门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语文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理论建模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问题研讨实践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是:设置问题情境,寻找知识支撑,引进思辩素材,形成主体感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