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丁秋玲  但昭明 《社科纵横》2014,(12):140-144
以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机体哲学为当前的孝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表明,"父慈子孝"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根源于主体内在的自我生成,这一生成过程从时间性的命运体验出发,进而在共时的空间层面将父代、子代及其它社会存在者统一成一个有机共同体。机体生存论的研究视角是当前孝文化研究当代化、世界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思考昭明对社会生产力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是当代经济学和哲学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社会生产力内涵的理解上,至今仍存在着分歧。为了解决思想上的认识问题,本文就社会生产力内涵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以便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实质,形成反映现实特...  相似文献   
3.
怀特海在其宇宙论建构中尝试以一种整体性思维,通过"创造性"(creativity)为事实与价值的融合提供形而上的理论支撑,但因其过于客观化的描述使得其作品中主体性的丧失而无法将这样一种融合贯彻到生活实践本身之中.因此,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反映的是人性自身的分裂,其解救之道不仅仅关乎一个理论建构的问题,更为根本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自身生存方式的反思与抉择.  相似文献   
4.
5.
6.
但昭明 《唐都学刊》2015,(3):121-124
长期以来,加之于怀特海身上的"神秘主义"往往只是被贬斥地理解成科学主义的对立面,这种是此非彼的思维模式妨碍了我们对怀特海哲学之整合性的理解。事实上,怀特海正是立足于科学自身的超越,试图将神秘主义理性化。这种消解对立、同于大一的哲学诉求恰好又应和了神秘主义的原初内涵。只有在此意义上,才能合理地理解怀特海的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过程"之中统摄事实与价值,这是怀特海与中国道家在宇宙论构建上的契合之处,但怀特海过于客观化的描述使得其作品中主体性丧失,这就无法同道家一样,将事实与价值之融合贯彻到生活实践本身之中。因此,事实与价值,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最后归结到能否从当前破碎分裂的人性现状之上发展出丰满圆融的生命存在。这不是一个制度或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契约论的框架下,贫困救助的合理性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在个体层面,内在的“同情”倾向无法突破原子式的壁垒;在公共层面,规范性的“公平”原则难以回应现实的拷问,在实践中甚至会滋生出新的不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主体形而上学及其所主导的政治框架,并藉此寻求一种社会有机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对人类文化的奠基本质上是对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本身的奠基。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更多地以一种价值论的哲学范式表现出来,这种从主体出发的思维方式最终表现为对生存的演绎而非奠基。怀特海以一种宇宙论的范式,遵循从客体到主体的思维原则,揭显了人的生存背后更为深层的客观整体,这比之于解构性的后现代哲学,无疑更加凸显了哲学本身的奠基意识。  相似文献   
10.
要避免"农民意识"批判本身又陷入农民意识的怪圈,有必要超越农民意识外在的价值表现,挖掘其背后隐性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中国人传统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结构中,"自我"与"对象"之间存在的认识论"颠倒"被习惯性地回避,难以凝练出精神性的自由人格。其结果要么沉溺于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世俗伦理,要么停留于空洞的自然状态,放弃个体生命的成长。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心理模式分析为克服市场异化、培植市民意识发挥着新的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