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凯尔特(Heinich Rickert)是继文德尔班之后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早在1920年前后,他的历史哲学就通过《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Kultruwissenshaftund Natruwissenschaft)一书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的发晨与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巾。该书所论及的自然与文化的区别、普遍化方法与个别化方法的对立、理论的价值联系及其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制约等问题,引起了不少现代中国哲学家的关注与思考,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位便是李大钊。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多元进路均不同程度地把辩证法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dialectic”一词具有的辩证法与论辩术的双重含义,当代关于论辩术的种种逻辑研究具有作为辩证逻辑的合法性,这种新形态的辩证逻辑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研究、把握辩证逻辑和现代性建构与批判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多元进路均不同程度地把辩证法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dialectic”一词具有的辩证法与论辩术的双重含义,当代关于论辩术的种种逻辑研究具有作为辩证逻辑的合法性,这种新形态的辩证逻辑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研究、把握辩证逻辑和现代性建构与批判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尽管按照历史影响的不同,存在着英雄(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普通个体)的区分,但“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①换言之,人类的历史进程始终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所构成,因此历史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总是与他人处于同一社会空间,形成共在的关系,于是历史之域的个体与群体之辨就进一步展开为主体间的关系。李大别把“众意总积”、“自由的认可”等论题引入个体与群体之辨,在批判英雄史观,对英雄与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合理定位之后…  相似文献   
5.
论李大钊对社会历史领域中心物之辩的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物之辩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五四”前后,伴随着从进化论向唯物史观的转变,李大钊提出"人类文化的经验说明”的原理,主张从社会存在中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用经济基础的变迁说明社会的变革,一方面坚持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解释历史进步,另一方面又承认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既克服了历史进化论对心物之辩的唯心主义回答,又与经济决定论等庸俗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标志着中国近代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心物之辩上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学术月刊》社于4月10日邀请沪上及外地专家学者40余人召开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讨论会.与会人士不仅就“20世纪中国学术”的定义、研究方法及其性质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而且还就20世纪中国学术在中西文化与学术的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之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教训、部分具体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产生过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中 ,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凯尔特 (HeinichRickert) ,似乎早已被研究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史以及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史的人们所遗忘。事实上 ,早在 1 92 0年前后 ,李凯尔特的史学理论就通过《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KulturwissenschaftundNaturwissenschaft)一书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理论的发展与转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书所论及的自然与文化的区别、普遍化方法与个别化方法的对立、理论的价值联系及其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制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晋荣东 《社会科学》2013,(4):113-120
受到"e-考据"研究设想的启发,通过检索和分析"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0)"、"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等电子数据库提供的相关资源,对有关中国近代逻辑史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了考辩,纠正了一些广为流行的不实之说,初步回答了"logic"一词的日制汉字译名"论理学"最早何时被引入汉语学术界,"名学"和"辨(辩)学"最早何时被用来指称中国古代逻辑,以及"名辩"一词何时出现、最早何时被引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晋荣东 《人文杂志》2001,(1):128-132
郭店楚简自出土后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几乎成了重写思想史的象征.它不仅为解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若干疑案提供了珍贵的线索,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本文指出,只有认清郭店楚简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局限性,才能对它更好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