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是数字技术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性保障。当前,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在法律法规层面,呈现出生态环境数据确权与数据泄露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数据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生态环境数据区域协同的法律规则不明确等问题;在运行机制层面,存在环境智慧治理协同机制缺失、数字生态文明评价机制缺位和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匮乏等现象;在技术伦理层面,数字身份危机、数据崇拜主义以及数字独裁风险等造成环境治理行为受阻、决策偏误和运行不畅。为此,亟须强化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其运行机制,加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约束,以促进数字生态文明制度化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已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以来,该研究主要聚焦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制度构成、显著优势、话语体系、话语权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并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宝库,提升了社会主义民主国际话语权,也为民主理论的多元化阐释提供了分析视角。但仍存在理论概念有待明晰、现实关切尚有不足、方法视角亟需优化等研究局限。基于此,在后续研究中应立足人民民主新内涵,持续丰富理论议题;立足未来发展新征程,逐步构建方法体系;立足中国民主新实践,全面延伸观察视角;立足人类文明新视界,广泛拓展分析场域;立足民主话语新构建,着力提升话语自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