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应十分重视对品德心理规律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 ,探讨运用了品德心理规律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知识社会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当代青年的整体创新水平事关民族国家的兴衰。培养青年创新意识主要是保持青年的求知欲,爱护青年的好奇心,激发青年的创造欲,鼓励青年大胆质疑。同时要帮助青年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创造一个自由度更大一点,激励措施更得力一点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活跃在第一线的广大青年职工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全面提高青工岗位技能素质,把青工培养成为技能精湛;作风过硬的岗位能手,是共青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一、提高青年劳动力素质刻不容缓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国的经济生活领域将逐步实现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伟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思维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思维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思维素质的提高应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思维教育和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依据创新规律进行的以塑造人的创新品德 ,提高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开发创新潜力 ,培养大批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着重解剖创新思维的过程 ,学习知识产生的机理 ,探索知识的本源 ,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 ,探求知识的归宿。成人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应以学员“参与”为主题。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适当组织“发现法学习”,充分开展课堂讨论 ;鼓励大胆质疑 ;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 ;注重学员智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犹如一条红线,贯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个光辉的论断象一面旗帜,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导引着我国改革开放渡过坎坷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在取得辉煌的时刻,小平同志何以继续强调这个“硬道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时而有忽视这个“硬道理”的倾向,在一些同志思想中,这个“硬道理”的根扎得不稳。 现实生活中除过这个“硬道理”外,还有许多大道理、小道理。从各个侧面正确地反映着客观存在,但研究分析解决各类问题,必须以发展为标尺,才能以削弱发展为代价。大到国家,小到单位任务都很多,问题都不少,但最根本的任务是争取自己的发展,最终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仍要靠自己的发展。怎样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呢?影响因素很多,笔者在此仅谈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后备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一样,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特殊的学习环境,承担着特殊的学习任务,他们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将更早地走向工作岗位,因此,他们除了具有中学生一般的心理特征外,在价值取向方面另有其独特性。为了全面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笔者在西安地区的六所职业中学就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观和择业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我们在六所学校的商  相似文献   
8.
在多样化的社会条件下,青年思想状况出现趋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选择性等显著特点,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显得特别重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更需要弘扬主旋律,更需要主导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要正视现实,防止追求绝对完美和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避免单一化,注重工作方式,工作渠道的多样化和工作目标的多层次化.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就是对青年的培育和对青年能力充分正确发挥所赖以进行的社会条件的创造。加强青年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西部青年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下大力气改善西部落后的教育条件 ,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西部青年人力资源转换和提升为一种能力的有效机制。创造一个吸引青年人才、稳定青年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快青年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