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中唐元白韩杜(牧)时起到旧民主主义时期止,论杜诗注杜诗的专著及散篇,较论注其它诗作的,为数独多。解放后,论杜选杜的专书,数量仍占论注古代作家的首位。但偏重杜诗的内容,不及其形式(这一倾向来自“五四”时期的刘大白、胡适)。打倒“四人帮”后,论杜者转而专说杜诗的艺术性,考证之作点缀而已。就出版数量论,五十年中,言古典文学者仍以论说杜诗为独多独盛。更有专刊一种(《草堂》,近年改名《杜甫研究学刊》)  相似文献   
2.
研习唐宋诗学,我认为应当以杜、韩、苏、黄四家为纲。请申论之。着眼于宏观,研究文学可作各种构想。比如(一)断代。如论唐诗分初、盛、中、晚,其实各代诗也可照此分。断代之中又可按体裁分。如专论北宋词或五代词。(二)是按文学思潮或流派论列。如分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3.
《北征》是杜甫的巨制,是政论与抒情诗巧妙结合的典范,无论主题的重大,诗艺的卓绝,都可算杜诗的高峰.前人对《北征》的评赞已经不少,我这里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杜诗专家和喜欢杜诗的朋友们.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影宋本《王十朋集百家注杜少陵诗史》在《北征》题下,引王彦辅曰,“后汉班彪更始时避地凉州,发长安,作《北征赋》”,这不过讲北征二字的出处.近人胡小石《北征小笺》说(下文称胡笺):《北征》,“结构出赋.班叔皮《北征》(赋,下二同) 曹大家《东征》,潘安仁《西征》,皆其所本,与曹、潘两赋尤近.”又说《北征》的首联云,“曹大家《东征赋》,起两句:惟永初之有七兮(汉和帝),余随子兮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云云.潘安仁《西征赋》起句,“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己末御辰,潘子凭轼  相似文献   
4.
(一)苏轼的美学思想——天机说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说,东坡先学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悟为文之道。这就是东坡常提到的天机论.无征不信,且随手举几条:“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鼻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按指画家李伯时号龙眠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歌的题材是相当广泛的.宋人编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将一千多首诗分为七十九门,就是证明,但若就杜诗的思想内容说,重要的还是其中反映天宝——大历年间的时事政治诗(据我粗略统计,约有三百首).在这类诗中,又以反映农民的生活、情绪的诗最重要.因为,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主体,因而农民问题就成为封建社会里的人们政治倾向的试金石.封建时代的任何诗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以其对农民的态度自己表露他的诗作的民主性的有、无、多、少,从而表明它在文学史的天平上的轻重.对农民的态度,不是简单地指对农民的重视或轻视,而是复杂地牵连到对封建皇帝的态度,对封建王朝的官吏的态度,对剥削生活的态度,乃至对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的态度,一句话,牵连到一个人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