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筱澄 《人才开发》2004,(8):32-32
动辄怒发冲冠,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然而,凡事一概“沉默”,当怒不怒,也不可取。遇到真理被歪曲、正义遭践踏而忍气吞声,那是明哲保身式的懦弱。这种沉默,就是对邪恶的容忍、退让与放纵。这样下去,邪恶势力就会肆无忌惮,不良倾向就会蔓延滋长,害群之马就会逍遥法外。可见,该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小户型住宅成为现代居住空间主流之一.欧美家具占据多数,中国的家具文化正面临着与普通市民渐行渐远的危机.在国势强盛的今天,中国家具文化的复兴势在必行.如何解决现代中式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最高峰的明式家具的传承,如何将现代中式家具融入小户型住宅,如何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和感悟家具文化,是本论文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研究并设计了面向小户型住宅的简约实用而多功能的现代中武家具“Modern Chinese”(MC-Table、MC-Cabinet),论述了继承明式家具中所体现出的“形随行为”“一物多用”的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对“至虚极,守静笃”这一禅道思想在现代中式家具中的体现进行了新的诠释.为现代中式家具在小户型住宅空间的使用提供了崭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潜在的方向性.将现代中式家具带入小户型住宅空间以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做法,是对家具文化的复兴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期待本论文和研究能够促进家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皮具制造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皮具产品消费最多的国家。可是,在我国皮具行业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即商品同质化的不断显现,各品牌、各商品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少,使得新进入的皮具品牌很难进入皮具市场并获得一定的份额。因此,本文以皮具行业新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皮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皮具行业新品牌的战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佛教讲缘起,即万事万物间的普遍而微妙的各种联系。张筱膺凭一支画笔,往来于寺院、交流与僧尼,真是因缘和合、不可思议。在一般人眼中,佛教应该是无为的、僧尼应该是遁世的。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全面的。中国的大乘佛教讲自利利他、讲六度万行、讲弘法利生,要求佛教徒以入世的精神办出世的事业,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史就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碰击、交融、发展的历史,中国佛教从来就没有  相似文献   
5.
曹普 《天府新论》1996,(5):8-11
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之我见曹普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的经济地理上形成了两个大的板块:日益发展的东部扳块禾[相对落后的西部板块”。从全国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来说,如何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避免板块之间的逆向摩擦和碰撞,是中国制定面向ZI世纪发...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十五个重要关系曹普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也是我们党工作重心转移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从理论上看,两个文明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实为一个...  相似文献   
7.
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幽禁后,便潜心于明史的研究.这已被国人所共知.但张学良为何要研究明史?有何心得体会?国人却绝少知道.《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发表了宋文演题为《张学良与明史研究》的文章,对此略有披露.张学良在1982年接受台湾《联合报》记者时说:我研究明史的动机,是由于中国一直被外国欺凌,想从中找出原因.”为此,早在西安事变之前,他已对明史有所留意.“据东北军一些将领回忆,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前夕就认真研究过明末历史;他认为抗战前夕国内形势。有点象明末.”一直到1947年6月他被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于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4月下旬,在河西走廊与国民党之马步芳、马步青部浴血苦战半年,究竟消灭了多少马家军,迄无确切统计。近读青海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血染河諻》一书,略有所知.1937年6月1日,国民党骑五师师长马步青在“青海省各界追悼剿匪阵亡将士大会”上的祭文中说:“阵亡之数,七千有奇”。新二军军长、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马步芳,在1938年元旦讲话《代理省政之过去与现在》一文中,在与西路军作战中“阵亡将士,共三千余人”。那么,马家军究竟“亡”了多少呢?若将马步芳和马步青所说数字简单相加,会以为共亡一万余人。我以为这种简单相加是不妥的。因为马步青所说的“阵亡之数,七千有奇”,是在“青海省各界追悼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发展规律,是人进行批判活动的依据。批判作为一种方法首先是否定旧的和肯定新的。批判的目的总是在于揭示缺点和肯定社会前进发展中的积极倾向。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创立和破坏的统一,即某种形式的形成及随之被否定的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