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好莱坞大片《后天》中有一段焚书的戏,为了取暖,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书被付之一炬。这个片段暴露了该片导演对尼采科学观的无知。作为一位思考着人类未来命运的哲学家,恰恰在尼采的著作里充满了对科学的真知灼见,它们将指引人们正确看待科学的价值,并为科学在现代社会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同时,现代影视媒体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观念具有很大影响力,一部大片宣扬的观点很可能造就一种社会性的偏见,所以有必要指出《后天》中对尼采著作的处理是草率的、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2.
沙场上勇敢镇定的拿破仑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在1799年雾月,过分自信的拿破仑走进了五百人院,妄图用军队中恐吓士兵的方法使下议员们就范,在议员们的愤怒声里,他吓得仓皇逃跑,虽然事后他用军队镇压了国会的反抗,但这次逃跑也给他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痛。进而言之,拿破仑与下议院的冲突,反映了一个古典独裁将军与现代民主制度间深深的不相容性,而当时直接碰撞的结果也暗示出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中华世界观不仅认为中国在地理上处于中心地位,而且认为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最高等级的、普世性的文明。然而,随着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列强间对抗的屡屡受挫,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而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明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最终使得国人对于西方文明的认识、对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关系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转变。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段里,中华文明在国人心目中从中心迁于边沿,成为了居于世界一隅的地方性文明,这一转变过程既是痛苦的,又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的悲剧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怎样解释这一事件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苏格拉底哲学的性质以及他与城邦政治的关系.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种是一元论的、绝对真理的、建设性的,另外一种是多元论的、怀疑论的、破坏性的."刺猬"和"狐狸"可以分别代表这两种对立的意象.这两种类型的哲学都可能与城邦政治处于紧张的张力之中,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多元社会"是实现在文化层面上,还是实现在制度层面上,这对西方学者而言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强调文化与制度间存在着强关联关系,那么不论何种层面上的"多元社会"都是不受欢迎的;如果能有效减弱文化与制度的关联程度,文化层面上的"多元社会"便可以接受。在此问题上,罗尔斯与亨廷顿各执一端,提出了两个很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亨廷顿的"民族性质的方案"意在通过捍卫和发扬原有单一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来抗击多元文化的冲击;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方案"则希望通过对政治世界的改进,使之可以安全地容纳多元文化。然而,由于这两个方案内部都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它们在现实社会中同样难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好莱坞大片《后天》中有一段焚书的戏,为了取暖,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书被付之一炬.这个片段暴露了该片导演对尼采科学观的无知.作为一位思考着人类未来命运的哲学家,恰恰在尼采的著作里充满了对科学的真知灼见,它们将指引人们正确看待科学的价值,并为科学在现代社会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同时,现代影视媒体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观念具有很大影响力,一部大片宣扬的观点很可能造就一种社会性的偏见,所以有必要指出《后天》中对尼采著作的处理是草率的、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8.
伯林、罗尔斯与格雷三位学者在多元时代如何建立起稳定、和谐的政治秩序的问题上有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观点,伯林指出了多元间不可通约性的事实,并揭示出多元与自由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可能性。罗尔斯通过严密的论证,具体建构出一整套使多元价值存在于自由制度中的蓝图。而格雷则认为自由制度并不是多元时代唯一的理想政治制度,实际上还存在着其他制度可能性来有效地容纳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9.
曹瑞涛 《浙江学刊》2005,(6):151-155
"消极自由"是近现代自由主义中的主要观念,它产生于以现代性社会为背景的近现代契约论基础之上.但是,近现代契约论不一定能自然导出"消极自由"的观念,必须在这一基础上再进行几项重要的调校工作,即确定人们的"个体化"、"多元化"存在状态和"无知处境",才能使"消极自由"从中推导出来.  相似文献   
10.
"消极自由"是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哲学领域中的重要观念,主张这种现代自由观的思想家又多生活在英国社会之内,他们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社会和所属阶层,以及由之衍生出的生活方式、兴趣偏好的影响.我们须看到,思想史并不能脱离生活史独立存在,每个思想家首先属于生活,然后才有之上的思想,抛开思想家的生活单独考察其思想,这种做法很可能无助于全面、完整地理解一种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几位主张或倾向于"消极自由"的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家的生活进行一番考察,希望这种工作能对理解现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