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相关工作产生了新的困惑和冲突.以往一些惯用的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关的对策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领台51年,殖民者根本目的是把台湾建成对外侵略扩张的保障基地和资本输出地。期间,虽然台湾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实际上已沦为了服务日本军需与奴化人民的工具,丧失了服务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自主性,发展模式存在单一、排他、应急的缺陷。殖民地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台湾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在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业精神是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经济繁荣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职业教育深受世界各国的推崇,是因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加快了德国社会进步的速度,并成为各国仿效的样榜。德国职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盖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同行,即使在德国国内也深受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羡慕。这种现象与我国职教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探究德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渊源,以及入职条件与培养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社和几社是明末两个文人社团,它们提倡通经致用,崇尚民族气节.其精神随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明郑政权及复社、几社社员渡台而播迁台湾,并对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毕业生就业早就实行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部分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媒体上经常报道,某某地区或学校的中职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这其实是一种假象,目前中职生就业稳定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涉及到政策、机制、社会、企业、学校、个人、家庭等多个层面,但追根溯源,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定位不准才是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