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武汉市要巩固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紧紧依托工业、科教、区位、交通、物流、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优化发展环境、突出产业转移特色、加大引资力度、实现招商集约化、吸引人力资本、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战略转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努力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改革探索,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明路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成为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选择。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包括:成立发展研究院;实行金融创新,提高内生型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争取商务贸易、民航、交通、海关大通关试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率先探索主体功能区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利用国土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开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综合经济实力、区位优势、工业化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交通通信等方面客观地分析武汉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潜力条件,深刻地阐述武汉“西进”的机遇与契合点,并就武汉如何“西进”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西部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东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开拓西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消费品市场、联手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武汉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武汉制造业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明确了制造业企业攻坚改革的关键点,并就其深化改革提出了具体对策,为贯彻落实“企业优先”战略提供了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国外一些大城市如伦敦、东京和纽约,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领跑者的作用.在我国,许多城市如上海、保定、杭州、南昌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迈出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低碳城市建设步伐.武汉市建设低碳城市也是"两型社会"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目的是在未来数十年以"低碳经济"为标志的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增强城市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则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也是国家赋予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权”的核心所在。武汉市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降低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创新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金融创新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武汉经济圈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做大做强武汉经济圈制造业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武汉经济圈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制造业一体化;错位发展,整合武汉经济圈制造业;依托特色园区,致力本地经济,推行自行整合,促进武汉经济圈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实现交通、生态环境、创新一体化,形成武汉经济圈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