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静平 《社区》2009,(35):17-18
一个8岁的孤女,被舅舅收养。在她13岁的时候,舅舅欠了赌债无力偿还.把这个孤女卖给了芜湖城里的怡春院。  相似文献   
2.
曾静平 《社区》2010,(29):25-25
它是那种最普通的草本花。纤细的茎上是小小的蓝色花朵。淡淡的蓝,小小的瓣,圆圆的形状,很平常的野花。春天的花太多了,这种静静开放的野花少人问津和注意。那天我遇见了它。它生根在一条小溪边沿的两块石头之间,四周没有它的同伴。溪水从一座小山的顶端发源,清溪岩石相与激荡,  相似文献   
3.
传统电视购物正朝着目录购物、电话购物、广播购物、网络购物以及新媒体购物——“大媒体购物”方向发展,需要融汇学术含量,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制订出台《电视购物行业标准》,强化品牌建设,推进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曾静平 《社区》2010,(11):62-62
太阳像践行一个约定一样,一大早就来找我了。它将透着朝露气息的薄薄软软的丝缎裹在我的身上。我的心悸动着,痴痴地悸动。一些平凡却恒久的感觉久违一样在我心里依次苏醒,生活变得美好无比。  相似文献   
5.
5G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智能家居、8K视频播放器、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搭载5G智能连接的电子设备将走进千家万户,“万物互联”时代已经连续到来。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潮头,中国科学传播的整个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终端、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播观念与时俱进,传播主体改弦易辙,传播形式日新月异,传播内容万象更新,赋予了中国科学传播工作全新的历史使命和传播生态。研究5G赋能下中国科学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等整个传播体系,洞察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智能媒体构筑而成的全媒体科学传播发展脉络,总结科学传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此基础上构建5G赋能下中国科学传播的最佳化最优化传播体系,有助于为中国国民科学素养进步与提高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方面作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领域的人肉搜索现象引发了众多的争议和思考,人肉搜索一方面具有社会舆论监督的正面意义,但另一方面更容易对公民的隐私权等正当权益造成侵害。通过对人肉搜索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人肉搜索必须纳入法律治理的范围之内,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和治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曾静平 《社区》2011,(11):51-51
很喜欢法国象征派诗人果尔蒙在《西茉纳集》里写春天的一段文字:“西茉纳,太阳含笑在冬青树叶上.四月已回来和我们游戏了,他将长生草留给水,又将石楠花留给树木,在枝干生长的地方。”想来当初定是一瞬之间就被这段文字打动了,我便把它留在了我的读书笔记上。  相似文献   
8.
曾静平 《社区》2011,(5):26-26
时光不能改变的东西。就是伤痛沉淀在我们身上的疤痕。这些疤痕有些在我们肌体的显眼处.我们很容易触摸到它们。有些疤痕无影无形。它们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精神层面上,我们在沉思的时候也很容易感知到它们。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传播水平长期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制约着科学普及的推进以及国民整体科学素养 的提高。随着 5G 技术 5G 网络的全面商用化,互联网应用朝着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方向发展,科技 传播迎来了“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息媒体全程媒体”构架下的全媒体传播新时代。我国日益兴盛的科 学技术、日益兴盛强大的科技品牌形象,需要相应的国际传播语境、国际传播渠道、国际传播形式, 矗立起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国际地位。我国在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中,需要梳理科技新媒体 传播的发展状况,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紧密协作与整合创新,顶层设计科技全媒 体传播创新路径,以多终端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手段,传输中国国民喜闻乐见的科学知识科技人物科 研大事,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经历了原始传播、纸质传播、电报电话传播、广播电视传播、互联网传播和智能全媒体融合传播等的熔变嬗变进程,分割成层级分化层级分明的层级传播技术、层级传播内容、层级传播受众、层级传播关系、层级传播管理和层级传播产业,魔幻成层级化个体、层级化群体、层级化组织和层级化社会,组构为环环相扣层级交织互通款曲的层级传播生态。追溯层级传播发展的历史渊源,解锁层级传播相互联系交融串并的逻辑关系,解构层级传播技术与层级传播内容层级传播受众层级传播关系层级传播管理以及层级传播产业的内在深层联系,初创中国“标识性概念”的层级传播理论体系,不仅有助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精准传播精细传播层级优选,而且有助于在不同层级传播技术支撑下瞄准层级传播受众施行层级内容配送,在此基础上组建同心同德取长补短的层级传播社会关系,为弥补信息知沟、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有意义的实践求索和理论研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