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李二曲分别从体和用、工夫和本体角度,明确了正统儒学的内涵和外延.他回顾了异端的历史演变,并着重批判了儒学中的异端表现.这对于我们今天阐释儒学的真正精神仍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学术贡献 科斯由于“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对经济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对于经济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的雏形,并把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二是强调了交易费用、产权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构筑了产权理论的框架;三是以“科斯定理”为核心开创性地将经济理论应用到法学问题上,形成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法律经济学。 科斯认为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且主要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准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  相似文献   
5.
6.
朱康有 《东岳论丛》2013,(1):97-100
精神信仰建立在复杂的文化单元之上,单一的文化形态无法支撑起现代多元、多层次的信仰系统。儒学本身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整套自做人到高级精神境界的精密理论,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普及在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它可以补充、完善主流意识形态教化。本文从文化格局与局限的现状、精英与大众的分层、入世与超世的提升等方面,论证了儒学能够在构建现代大众深层精神信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8.
吴华对 《现代交际》2012,(3):165-166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在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听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听力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听力教学能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答口头语言的能力,目前已普遍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司法解释的现实困境(一 )主体正当性危机。 1981年 6月 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简称 1981年决议 )明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为我国司法解释法定主体 ,司法解释主体二元格局由此确定。非司法机关不具司法解释权 ,处于下级序列的司法机关即地方法院和地方检察院也非正当主体。司法解释权的垄断性与专属性为公众接受。但实践中 ,行使司法解释权的主体不适格现象比比皆是。非正当主体正当化与正当主体非正当化现象引发主体正当性危机。具体表现为 :法定主体的非正当…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初名国祯,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有。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十二月三日生,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北京颐和园之昆明湖而死,享年五十。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对于学术、文化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人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著作六十余种,而填词与论词,则仅仅在其三十岁前后,花费二、三年功夫。据称,王国维乃于治哲学之暇,兼以填词自遣。二十九岁至三十岁刊行《人间词》甲稿,三十一岁刊行《人间词》乙稿,共百余首。三十至三十二岁发表《人间词话》。此后,他就转而专治宋元明通俗文学了。王国维治词颇为自信。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