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学者的自重     
由于我们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十年来,笔者曾经作为学者多次赴美国等西方国家开会、讲学和研究。 在自己的校园里,在自己的国土上,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仅仅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但是,一旦到了国外,无论我们个人多么渺小,总是被人看成来自中国的代表(“精英”)。这样,我们个人的言行就自然并且紧密地与“中国”、“中国人”联系在一起了,我们个人的尊严也就自然并且紧密地与“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2.
1953年初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称,美国的核威胁迫使中国对朝鲜停战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即美国的核威胁吓退了中国.这种说法是神话还是历史?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以及当时中国和朝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和中朝两国就作出了加快朝鲜停战谈判和尽早结束战争的决定,这与美国的核威胁无关.此外,对于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的可行性,当时美国政府的内部存在着许多争议,并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角度来看,被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纳入“自我概念”①范畴的研究领域乃是神学家,哲学家、政治评论家、剧作家和小说家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在有关这个研究领域的定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本文将通过对自我概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地位的分析,对各派学者提出的代表性概念作扼要介绍,并指出其异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确立适当的定义,对各种发展性的和实验性的研究进行评述,从而获得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不是意味着“相互辩驳”的)自我概念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核禁试条约。90年代美国解密的有关对外关系的档案表明,在发起和推进这一条约的谈判过程中,“中国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美苏的具体考虑又不相同。一方面,美国竭力利用部分核禁试条约阻止中国进行核试验;另一方面,苏联却试图通过这一条约加强它在两党论争中的地位。美苏可谓是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去的。部分核禁试条约的签署,使得中苏关系的破裂不可避免,并加强了中国尽早造出名己的核武器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华约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地区冲突对美国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为了干预和介入这些具有新的特点的地区冲突,美国一方面竭力发展和增强自己的相应军事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地将联合国的和平行动纳入符合自己利益的轨道。但是,无论哪种做法,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限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二次大战对加速殖民主义体系崩溃所起的作用。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战争的过程中,都对殖民地人民作出一定的让步和许诺,以取得支持,打赢对方。殖民地人民可以也应该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取得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7.
是防止无核武器国家形成研制核武器的能力还是防止它们产生研制核武器的意图?在向无核武器国家进行核出口的问题上是采取否定的方法还是采取建设性约束的方法?是实行统一标准还是实行区别对待?美国的防止核扩散政策内含的这些矛盾,使得它经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从而削弱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本刊选译了一些国外学者论述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文章,供读者参考。战争与和平问题构成了当代西方闰际关系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具体地说,这主要涉及对发生战争的原因的认识及实现和平、尤其是世界和平的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大陆进行首次核爆炸试验前后,美台之间对中国大陆的核能力的影响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的分析出现了重要的分歧.约翰逊政府拒绝了蒋介石对中国大陆进行军事攻击的建议,也否决了蒋介石索取更多军援建立所谓完全的空防体系的要求.从深层次分析,它既表明了美台对于核武器威慑能力的不同认识,也反映了美国的对台政策总是从属于它对中国大陆的政策.这表明,在中美合作对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那种指望依靠美国的支持实现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的台独企图最终只能是一枕黄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