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家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基于外争主权内争民主的抗日战争对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发起的政治动员,也在增强中国人民的国家主权观念和"我者"与"他者"身份概念的民族意识、培育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确立与发展的公民主体意识,以及促进人们对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国家形式的认同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罪刑相适应的含义与理论基础罪刑相适应是世界公认的一项刑法原则。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刑法典即1979年刑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但罪刑相适应作为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法律界已成共识。这一原则,在贯彻实施上虽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它...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造成了德国的分裂。两个德国的对峙与斗争在相当长时期里曾是东西方冲突的症结之一,成为东西方关系的“寒暑表”。那么,战后德国这种分裂悲剧是怎样产生的呢?本文旨在对战后德国分裂的历史缘由作一探讨。一、如何处置德国如何处置德国,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早在战时,美英苏三国就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磋商,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德国的政治前途问题,亦即是统一还是分割的问题。正是三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政策,造成了德国分裂达40余年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朱桂莲 《社科纵横》2008,23(1):81-84
文化认同是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根本问题,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中小学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深层原因,并对中小学生文化认同感培育的现实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重要的消费群体。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了解传媒多样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交往、娱乐消费、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合理利用大众传媒,促进大学生自我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元10世纪,越南脱离中国独立。自此时起,即对邻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扩张战争,首先是对南邻占婆的蚕食和鲸吞。一、占婆的消亡占婆是东南亚半岛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国。早在公元2世纪,占婆就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占城……即周越裳地。秦为林邑,汉为象林县。后汉末,区连据其地,始称林邑王。自晋至隋仍之。唐时,或称占不劳,或称占婆;其王所居曰占城。至德后,改国号曰环。迄周宋,遂以占城为号”。而通常“依名从主人之例,概名之曰占婆”。10世纪,占婆的疆域北至横山与越南为邻,南至庆和与扶南(今柬埔寨)接壤,是当时中南半岛上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的发挥逐步具备了现实必然性,但由于公益广告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价值观的缺失,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发挥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因此,必须从公益广告的数量、质量和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价值观方面着手,优化公益广告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谐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历史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特性的思想成果.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合时代诠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虽然学界对红色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大多数学者在具体研究中,都把中国红色文化理解为一种跟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红色政权密切联系的积极进步的文化,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先进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学界对红色文化研究也从管理学、新闻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区域文化的视角,教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执政党建设的视角和文化建设的视角展开和推进,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不够,对红色文化的整体性构建不够,缺乏全球视野等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图书馆阅览室关于人性化管理的话题,从几方面加以论述,首先说明了人性化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而阐述了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和效果,论证了只有把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性化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